让古籍里的中华遗产“活”起来——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养生功法走进大学校园

发布时间:2025-05-23 23:12

新华社长沙3月25日电(记者帅才)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养生的?我们也许可以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中管窥一二。这张陈列在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汉墓陈列馆中的古老帛画不仅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还将古老的养生功法传承至今。

“挽弓、引背、凫浴、龙登……这是马王堆导引术的经典动作,改编自两千多年前的《导引图》,动作舒缓、柔美,极具观赏性。这套功法在古代有44个动作,后来经现代研究者改编为33个动作,更能适应现代人练习。”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马王堆医学文化研究者何清湖告诉记者。

何清湖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很多医书,从饮食、气功、导引、药物、起居、情志等方面,记载了先秦到西汉时期养生保健的方法。其中《导引图》是最古老的气功导引秘籍,内涵丰富,经过改编后的健身方法对现在的中医养生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了解到,从2016年开始,马王堆导引术正式成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学生的体育必修课,如今每年都有4000多名学生研习这套古老的功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还成立了马王堆导引术俱乐部、五禽戏俱乐部、太极俱乐部等传统武术俱乐部。

“我练习马王堆导引术已经一年半,学习养生气功能够让我气定神闲,每当考试前练习一套功法,还能缓解紧张情绪。”湖南中医药大学学生杨姗姗说。

湖南中医药大学体育艺术学院副教授龙专告诉记者,马王堆导引术讲究 “循经导引、形意相随”,围绕肢体开合提落、旋转屈伸、抻筋拔骨进行动作设计,是一套内外兼修的功法,练习者要做到“意到、气到、形到”,谓之“导引术”。

在何清湖看来,中医与传统武术在哲学思维上一脉相承,都讲究“动静相宜”“天人合一”“调身调心调形”,中医药大学的学生研习传统武术,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加深对中医文化的理解。

“我们以后会成为中医,不仅能为患者提供中医诊疗,还能够教患者练习强身健体的养生功法,给患者开运动处方,这也是我研习马王堆导引术的动力。”湖南中医药大学“90后”学生钟良说。

何清湖说,湖南中医药大学开展传统保健体育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目前已经形成教学、训练、比赛的完整体系。让大学生研习包括养生功法在内的传统武术项目,能够帮助他们修身养性,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古老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创新,让古籍里的文物在大学校园里“活”起来,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马王堆导引术不仅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还被传播到了欧洲、北美洲、非洲。学校传统保健运动队的队员们多次走出国门,受邀到国外的孔子学院表演,受到了国外观众的喜爱。”龙专说。(完)

网址:让古籍里的中华遗产“活”起来——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养生功法走进大学校园 http://mxgxt.com/news/view/1383478

相关内容

浙江启动“古籍今谈”文化品牌活动 促地方志“活起来”
湖南新田:瑶家歌声飘进校园 非遗文化“鲜活”起来
《食养中国》走进“千年茶乡” 探寻生活的味道
燃动“山海”,夜郎古酒携手豫园灯会演绎古法与非遗的中式浪漫
让典籍“活”起来,让童话“火”起来
江西万年:非遗赣剧进校园 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印度考古发现四千年前丝织品,推翻历史,丝绸不是起源于中国?
山东煤炭卫生学校举办“健身气功·八段锦”走进校园活动
四川大学教授项楚数十年钻研校勘考据——在古典文献中潜心求索(讲述·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体育明星接连走进中小学校园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