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分类
就目前观众所看到的网红,可以简单分为两种:
一种是“原创网红”,比如李子柒,这类博主早期就在某一领域通过极具个人特色的“原创内容”积累了一定粉丝和人气,与MCN机构签订合作,一起做大做强。在内容创作方面,“原创网红”拥有较高话语权,MCN机构则负责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运营为IP赋值。简单的来说,原创网红负责内容生产,MCN机构负责销售和推广。
另一种是“定制网红”,这类网红由MCN机构在垂直内容领域定向打造。比如情感、美食、美妆等博主,哪一类网红目前最为流行,MCN机构就为市场定向提供“产品”。MCN机构为此类网红提供薪资与团队,其团队成员包括策划、摄影、编导、设计、运营等,大家同心协力经营一个账号,此类账号的所有权自始至终归属MCN机构。

在MCN机构内部,定向为市场提供的“网红”往往“去人格化”。观众所看到的某网红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但对于资本而言,网红是一个账号、一个产品、一个IP。为打造一个网红IP,MCN机构前期砸钱孵化,只为IP走红有流量加持后,可通过广告、打赏、直播带货、知识付费等方式实现“商业变现”。
大型MCN机构会将公司所属网红分为三六九等:
头部网红:社交平台粉丝数千万级;
腰部网红:社交平台粉丝数百万级;
尾部网红:社交平台粉丝数几万、几十万不等。
不同粉丝量级的网红广告费、直播带货抽成等“变现”收入亦不在一个量级。
面对“网红”市场激烈的竞争,“狼性”的MCN机构会采取残酷的“末位淘汰制”。
除粉丝量千万级的头部网红坐稳公司头把交椅外,在成长期与孵化期的腰部网红、尾部网红还面临着残酷的KPI考核压力,即每月或每季度视频播放量、点赞量、评论数、粉丝活跃度、广告变现等都会纳入考核指标,在公司排名末尾的网红与其团队面临着被一锅端掉的命运。
所以各网红与其团队会在内容产出上竭尽全力,不断推出好内容保持视频播放量、点赞量、评论数等持续上涨,一旦人气出现下滑,网红团队就会对产出进行一定调整,会选择观众更为喜闻乐见的内容维持人气。与此同时,MCN机构高层也会对旗下网红的人设与内容不定期进行评估与调整,以求网红IP的商业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