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跨界歌手,《跨界歌王》比人气还是比实力?
文/甜甜薇笑
在这个综艺大时代,音乐类节目为了迎来新世界,可谓是变着花样吸引人。之前的那些素人选秀、歌手比拼,终究都是一些会唱歌、热爱唱歌的人在参与,整体侧重实力的展示,但是随着这些节目退去新鲜感,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倾听专业歌者演唱了,于是出现了一些音痴比拼、方言歌唱比拼等新颖形式。这也就意味着参赛的门槛降低了,专不专业已经不是重点,能娱乐大众才是关键。
有了不专业的素人,不专业的明星当然也不能少,《跨界歌王》这档节目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另一面的舞台。除了曾经以歌手身份出道的陈松伶,来参赛的都是专业演员,并非专业歌手,整体在实力上偏向未知,即使有很多演员会为自己主演的电视剧献声,但毕竟那是与比赛完全不同性质的体验。从这点上来看,他们要跨出这一步并不是那么轻松,不过,他们从演员到歌手这种身份的转变,背后的关注度和话题度自然不在话下。
从已经播出的三期节目上来看,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赛过程套路感十足,让人对这档节目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有些摸不着头脑。演员跨界歌手,究竟是来比拼人气还是比拼实力的?节目都有哪些鸡肋的存在呢?
为证明规则而存在的试音间显得多余
这档节目的比赛规则很简单,每期参赛的6位明星中只能胜出一位,直接晋级半决赛,而这个半决赛的名额只有10个,未晋级的5位选手下期继续参加比赛,还会有补位明星加入进来,保持6进1的模式。
这样的规则似乎有点单一,看起来不够过瘾,所以节目得适当“虐”一下,“严厉”一些,给演员们出点难题,于是这个试音间,就成了起到这个作用的环节。试音间是什么呢?就是在正式为观众表演的舞台底下,亮亮嗓子的地方,经由三位评委的通过,方有机会升上舞台去比赛。
这种海选式的筛选,用在每期只有6位参赛选手身上,是不是太刻意了点儿?如果是为了节目效果,那么对于第一次来参加比赛的明星,先让对方在试唱间给人造点悬念,好与之后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形成鲜明对比也就算了。同样的选手,每期都先试下音实在没那个必要,直接演唱完再点评一下不好吗?何必非要每期都在试唱环节淘汰一个人呢?
目前这个试唱间给人的感觉似乎就是为了证明规则:每期都会有人登不上舞台,节目就是这么“严格”,可实际上,它的存在只是让人觉得多余。
三位评委的标准令人匪夷所思
从第一期到第三期的试唱间,可以看出三位评委并没有给明星们留面子的想法。第一期时,巴图因为所穿的服装与所唱曲目不搭,演唱上有些瑕疵,评委认为他没有做好登台的准备,最终没得以升上舞台;第二期时,坚强的刘涛从医院赶到节目现场,坚持要带病演唱自己喜爱的歌,评委认为她状态不好,没能如她所愿;第三期时,李光洁因在试唱间节拍乱掉,也被评委淘汰掉了。
评判起码得有个标准来衡量吧,不管是看实力,还是看状态?总得让人信服。可从这三期来看,观众简直能对评委的标准感到匪夷所思。要说不让刘涛上台是担心她的身体,倒也说得过去,但巴图的那身古装是节目组要求他穿的,并非个人自愿,却因为这个影响他上台,太坑人了。另外,李光洁节拍出错不能上台有点难服众,毕竟这些演员不是专业歌手,肯定多少会有些瑕疵,第一期王凯在练歌时拍子就跟不对,正式演唱时也出现了进错拍的情况,不也照样不影响登台效果吗?
在节目评委那里,似乎标准是没有定性的,有时候这样可以,有时候就不行,所谓的“严格”,非但没看出公平合理,反而觉得没有原则。
观众投票环节,粉丝是制胜关键
除了试唱间和最后的“二进一”晋级半决赛,其余时间三位评委是不起作用的。能决定选手有没有机会进入“二进一”PK的,是台下在座的150位观众,可以说这些观众的投票直接掌控着选手的命运。
那么,这150位现场观众是怎么选来的?他们能代表什么?这些都不得而知。不过,能从他们的投票上看出哪位明星的人气最高,哪位明星的人气相对差一些,说白了就是比拼现场谁的粉丝更多。
当红的明星有大批粉丝支持很正常,不管你唱的是不是最好的,粉丝都会顶你,可这样也就意味着,在赛场上没有什么公平可言了,对于没那么红的选手来说,岂不是注定要落在后面吗?那还比什么唱歌,直接改成谁是人气王可能更贴切。
要说唱得好的演员有没有机会在现场观众里瞬间吸粉,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但对于一个立场坚定的铁粉来说,想让他抛弃自己喜欢的明星不去支持,转投一个在歌声上暂时吸引住他的人,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这种路人转粉的情况起不了太大作用。
这样一来,这档节目就很尴尬了,既不能对非专业歌手的唱功太计较,又不能挡住高人气选手来沾光,就连评委的存在也失去了意义。
竞技感不强,娱乐性不够,明星是最大看点
从晋级夺位的赛制上来看,《跨界歌王》的确是一档音乐竞技,但它整体呈现给人的感觉却是竞技感不强的。相比较而言,之前的《我是歌手》,无论在赛制上,还是在参赛歌手的紧张程度上,都透着一种强烈的比赛氛围。而《跨界歌王》里没有,虽然试唱间也在刻意营造一种紧张感,但是观众看过一期之后,知道了它的套路,后面再看就完全没感觉了。
或许因为不是专业比赛,所以节目不需要那么正规吧,那娱乐性呢,节目看似是场比赛,但比赛氛围并不浓厚,把它当成娱乐节目看吧,它又不够有综艺感和娱乐元素,要说看点究竟在哪儿,恐怕就是参赛的这些明星了。在阵容上,该节目还是挺强大的,观众可以看看自己喜欢的明星,听他们唱唱歌,看到他们不一样的一面,只是,对于那些对明星不感兴趣,只为欣赏好的歌声而来的观众,这档节目就不太适合看了。
有了上述鸡肋,节目显得虚假不说,可看度也降低了,如果适当做出些调整也许会更好。比如:去掉试音间这个环节,评委可以多进行些专业性的解读和指点,让明星们得到提升,增加比赛的紧张感和公平合理性,或者增加节目的综艺感,适当加入些明星们在比赛前练歌时的情景,让观众看到明星们为这次比赛都做了哪些努力和尝试等等。只有给观众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信息,才能使节目变得有意义起来。
本文版权归怒马娱乐所有,交流合作联系微信&QQ:375952010
网址:演员跨界歌手,《跨界歌王》比人气还是比实力? http://mxgxt.com/news/view/1325231
相关内容
《跨界歌王》 比音乐真人秀“真”了点《跨界歌王》王凯夺冠,盘点演技好唱歌实力派的5位演员
那些歌手跨界演员的实力派
演员跨界成歌手,乐坛新风尚还是争议焦点?
2017跨界歌王总决赛完整版【于毅跨界歌王所有歌都是什么】
2024 年《春晚》的跨界演员与歌手
《跨界歌王》收官 歌王虽已揭晓“跨界”仍在继续
女演员跨界歌王之路:从零开始,征服歌唱界
跨界实力派:歌手与偶像的演技魅力
好演员不一定是好歌手?演员跨界唱歌全都暗淡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