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硕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一区Top期刊(IF5y=7.6)上发表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5-05-20 23:40


近日,东北农业大学陈庆山教授团队辛大伟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lant, Cell & Environment》(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五年IF=7.6)在线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RNA‐Sequencing of Soybean Reveals Transcriptional Changes and Antiviral Functions of GmGSTU23 and GmGSTU24 in Response to Soybean Mosaic Virus”的研究论文,构建了大豆花叶病毒(SMV)侵染后的大豆叶片单细胞转录组图谱,并应用于大豆抗病毒相关基因的挖掘。


文章题目

SMV侵染引起的大豆花叶病毒病是大豆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在世界各大豆产区普遍发生,可造成大豆叶片花叶、畸形、坏死,植株矮化,种粒斑驳等多种症状,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研究病毒与寄主植物细胞的互作网络,明确病毒侵染后寄主植物细胞基因表达模式的变化,对于解析SMV的致病机制,培育抗SMV大豆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RNA测序技术只能测定样品中所有细胞的平均基因表达水平,无法反映不同类型细胞间基因表达的差异。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出现为克服该问题提供了有力工具。


SMV侵染后的大豆叶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重组SMV毒源接种感病大豆品种绥农14,在接种后7 d系统叶首次出现绿色荧光时采集系统叶样品进行了单细胞测序。实验共获得50294个细胞的转录本数据,通过降维分析划分出19个cluster,根据已报道的拟南芥Marker基因的大豆同源基因表达情况和RNA原位杂交验证,将其中18个cluster分别注释为表皮、叶肉和维管束3种细胞类型,并证实了Glyma.17g166600、Glyma.15G057600和Glyma.10G039800可以分别作为大豆叶片表皮、叶肉和维管束细胞的新Marker基因。在上述3种细胞中,维管束细胞在SMV侵染后差异表达基因的数量最多,并且显著富集于谷胱甘肽代谢途径。因此,研究人员对大豆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GmGST)家族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共鉴定到103个GmGST基因,其中GmGSTU23和GmGSTU24在上述3种类型细胞中均受SMV侵染诱导而显著上调表达。在本氏烟草中过表达GmGSTU23和GmGSTU24均能显著抑制SMV的增殖。综上所述,本研究为深入解析大豆与SMV的互作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宋爽副教授和农学院已毕业硕士王婧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农学院智慧农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辛大伟教授和陈庆山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01897, 32070274, 31771882, 32072014, U20A2027, 31801389, 32472149)、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JD2023GJ01-07)和罗桂祥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pce.15164

来源:东北农业大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央视曝光后,江西萍乡连夜成立调查组

央视曝光后,江西萍乡连夜成立调查组

政知新媒体

2025-05-19 12:50:36

5月20日俄乌:特朗普向俄罗斯妥协了

5月20日俄乌:特朗普向俄罗斯妥协了

山河路口

2025-05-20 17:02:56

重磅事件!

重磅事件!

和讯网

2025-05-20 15:33:38

这次降息,超预期了

这次降息,超预期了

米筐投资

2025-05-20 17:23:07

通过黄杨钿甜,网友们发现了她背后三大家族的内幕

通过黄杨钿甜,网友们发现了她背后三大家族的内幕

清晖有墨

2025-05-19 11:21:52

京东“极速硬盘”不极速?买完店铺就倒闭了……

京东“极速硬盘”不极速?买完店铺就倒闭了……

挖机阁

2025-05-05 07:34:27

网址:东北农业大学硕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一区Top期刊(IF5y=7.6)上发表研究成果 http://mxgxt.com/news/view/1323536

相关内容

四川农业大学硕士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一区Top期刊(IF=8.5)上发表研究成果
农业大学博士后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一区Top期刊(IF=29.6)等发表研究成果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在一区Top期刊(IF5y=21.4)上发表研究成果
兰州大学研究生在国际知名植物学期刊(IF5y=7.2)上发表研究成果
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生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著名期刊(IF=16)上发表文章
我院刘明星教授团队在Top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和《Nanoscal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连发3篇!师范大学在国际顶级期刊(IF5y=26.4、16.1)发表研究成果,在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经济学院陈东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在权威期刊《中国工业经济》发表
西南交通大学李翔宇教授与师明星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合作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王仁海副教授与合作者在微分方程领域TOP期刊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上发表研究论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