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企业“搬”进校园里

发布时间:2025-05-20 17:53

新浪财经

把企业“搬”进校园里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学生郑雅婷的电脑桌面上至今保留着她设计的第一张产品图——歪斜的滤镜、混乱的图文排版,边上有一行批注,写着“像二手市场广告”。

得益于学校与安徽美瑞尔滤清器有限公司共建的跨境电商实战基地。如今,她设计的商品详情页已成为企业模板:用对比图直观展示滤清器性能,用流程图拆解安装步骤,甚至在详情页底部嵌入北美车主的真实测评视频。她的店铺月销售额从最初的8000元攀升至2万元。

2023年初春,一场校企洽谈会催生了这场变革:美瑞尔指出既懂国际贸易规则又能实操运营的毕业生凤毛麟角,校方则抛出了一个大胆设想:“不如把企业业务部直接设在学校?”

3个月后,美瑞尔将半个跨境电商业务部“搬”进校园,捐赠价值20万元的办公设备和样品,把52.5平方米的空白场地变身为跨境电商实战基地,8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成为企业认证的“跨境店铺运营官”,开始处理亚马逊、eBay的真实订单,从选品、营销到物流,全链条直面商业战场。

为了将校内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校方打通课程体系,将《跨境电商实务》《国际物流》等2门专业课的40%课时移至基地完成,由企业导师与校内教师协同授课。每天下午4点,企业导师李芳芳将当日业务数据打包发送给校方导师团,而教授曹长芳则带着课堂案例走进来。这种“理论复盘+实战验证”的模式,让知识真正“活”了起来。

“过去讲‘跨境物流成本核算’,学生只能对着PPT算公式。现在他们亲手处理真实订单,发现墨西哥路向的运费比美国贵40%,立刻就能优化物流方案。”曹长芳翻开学生的实训日志,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真实业务中的痛点:某次因文化差异导致的客服纠纷,让团队意识到“本地化运营”的重要性;一次选品失误造成的库存积压,倒逼学生钻研海外社交媒体热词分析。

美瑞尔为此设立“成长基金池”,学生每解决一个真实业务难题,就能获得专项奖励。赵薇薇在实习初期曾因英语邮件中的语法错误被客户投诉,如今却能熟练运用“情感化话术”化解纠纷;李炜康从对PS工具一窍不通,到借助ChatGPT批量生成产品描述,效率提升3倍……

这种深度绑定甚至改变了校企的协作方式:校方教师参与企业新品研发,将学生的市场调研数据转化为产品改良建议,企业开放的后台数据,成为《商务数据分析》课的鲜活教材。

随着基地声名鹊起,更多变化在校园蔓延。国际贸易专业的大二学生自发组织“跨文化交际工作坊”,为店铺客服提供外语支持;计算机学院的教师团队开发出物流跟踪小程序,被企业以2万元价格买断……这种溢出效应正是李芳芳期待的。“我们不仅培养了几个‘明星学员’,更重要的是构建了人才生态。”她算了一笔账:企业每年节省的培训成本超3万元,而学生提出的创新方案累计降本增效超百万元。

美瑞尔总经理陈孝钱强调:“长三角跨境电商人才缺口超20%,这种‘校中企’模式既精准育人,也为行业输出可复制的经验。”

原标题:把企业“搬”进校园里

相关视频

相关新闻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点击查看更多

视频直播美图博客看点政务搞笑八卦情感旅游佛学众测

网址:把企业“搬”进校园里 http://mxgxt.com/news/view/1315910

相关内容

校园招聘实战:企业如何培养潜力新人
企业的校园营销如何利用大学生的粉丝经济?
【企业专家进校园】动物科学学院举办宠物美容专题讲座
校园音乐节活动企划案
企业在投放校园kol内容营销时需要有什么逻辑思维
天津日报:明星进校园的商机与隐忧
明星走进高校校园,激发校园网球热情
社区足球与校园足球齐头并进
又一处网红打卡点:废墟里打造直播电商产业园
校园KOL如何撬动校园市场? 简单4步引领品牌校园营销新趋势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