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佳用歌聲帶觀眾“游遍東西南北中”
原標題:雷佳用歌聲帶觀眾“游遍東西南北中”
雷佳前晚在廣州舉辦專場音樂會。
前晚,雷佳博士畢業系列演出第四場《源遠流長 尋根之旅——雷佳民族民間歌曲專場音樂會》於廣州星海音樂廳上演。作為“新國風”音樂的倡導者和實踐者,本場音樂會是雷佳多年深入民族民間採風,在傳承中創新的集中成果展示。在她攻讀博士期間,在導師嚴謹深入地指導下,雷佳與眾多音樂家一道尋文化之根,共同挖掘民族音樂的時代價值和國際化表達,在藝術上、學術上均帶來了新的突破。當晚,她演唱了近兩年來整理、編創的15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語言的民間歌曲。
這次《源遠流長 尋根之旅》音樂會的15首曲目,都是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民歌。曲目既有觀眾耳熟能詳的,比如東北民歌《搖籃曲》、山東民歌《包楞調》、陝北民歌《三十裡鋪》、江浙吳語小調《紫竹調》等﹔又有觀眾了解比較少,但是特色很鮮明的作品,如閩南民歌《丟丟銅》、侗族大歌編配而成的《夏蟬之歌》、湖南醴陵民歌《思情鬼歌》等。
這些作品涉及背景相當多樣,雷佳每一首歌都盡量用當地方言或者是民族語言來演唱,同時她的表達又是在葆有原汁原味的基礎上,綜合消化了不同地域特有情感表達方式的成果。比如《丟丟銅》讓我們在方言的音韻中,充分感受到兒歌特有的活潑﹔從《思情鬼歌》中,我們又看到一個潑辣的妹子用俏罵式的詼諧語言,表達了對情哥哥的熾熱情感,同時欣賞到明快動感的音樂節奏。可以說,雷佳用心唱出了每個地域的特色。
雷佳早前透露:“在選曲過程中,並沒有想要一味凸顯出我的唱功,而是更多地從展現這些歌曲的內涵出發,讓更多的人聽到這些珍貴的聲音。從《蒲公英的天空》開始,我就堅持每唱一首歌,都去當地採風,親身感受風土人情,以求把握住歌曲的形神和韻味。”
中國愛樂樂團常任指揮夏小湯擔任這晚音樂會指揮。當晚演出在器樂編配上也有特別之處,前排啟用西方弦樂五重奏,后排則用特色民族樂器勾勒點睛,整個團隊在編曲方面突破了很多原有的定制,很大膽、效果卻很好。音樂會由民族音樂學家田青主持。他如音樂導覽者一般,引領觀眾們穿梭於雷佳用歌喉所繪制的中國音樂地圖,詼諧精准的語言不時引發觀眾的笑聲,田青亦稱贊雷佳唱出了民歌的新氣象。
實際上,從2010年《木蘭詩篇》助威亞運、2015年《白毛女》巡演來到廣州,雷佳也是廣州的“老朋友”了。她此次廣州演出隻用了一天時間門票即告售罄,當晚演出結束后,有大批粉絲聚集到舞台前為她鮮花,久久不願離去,足見她的音樂不僅得到了學術認可,也是相當有“觀眾緣”。
(責編:溫璐、吳亞雄)
网址:雷佳用歌聲帶觀眾“游遍東西南北中” http://mxgxt.com/news/view/1280976
相关内容
王以太被男觀眾噴香檳後仍遭挑釁 公司發聲明維權眾星發文悼念李玟:你的歌聲會永遠陪著我們
《聲入人心》成員頻上綜藝 主演音樂劇一票難求
業余賽事職業賽事隔空輝映(競技觀察)
明星雲集 排球盛宴 東西部協作排球明星公益賽來襲
“假靳東”上熱搜,明星“偽裝者”背后隱藏著什麼?
直播帶貨大戰:名人效應凸顯,人走茶就涼?
金鷹獎胡歌劉濤人氣最高 鄭曉龍獲最佳導演大滿貫
軍營觀察丨“網絡+教育”帶來的思考
明星跳得好不如穿得少 中國觀眾愛看女星掉硅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