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 2025》首播遇冷:当专业唱功败给综艺笑料
昨晚刷到《歌手 2025》首播收视率跌破 1% 的消息,我对着手机屏幕愣了足足五分钟。这个曾经让全民守在电视机前的音综王牌,如今连隔壁《奔跑吧》的尾灯都看不见 —— 浙江卫视那档户外综艺,这周收视率稳稳卡在 2.98%,把湖南卫视的音乐竞技甩出了一条街。这种颠覆认知的对比,让我想起去年在某综艺招商会上听到的那句话:“观众的耳朵正在沉睡,眼睛却永远渴望新鲜。”
《歌手 2025》的首播数据,简直是一场灾难。日本歌手 BENI 打头阵时,收视率直接跌到 0.6%,连后台导播都忍不住在朋友圈吐槽 “这不是选歌手,是选敢死队”。反观《奔跑吧》,武汉那期 “牛马变形记” 把观众笑得前仰后合,沙溢被骆驼追着跑的片段,在短视频平台三天播放量破亿。这种反差让我想起 2018 年《奔跑吧》首播碾压《歌手 2》的场景,当时观众吐槽 “广告比正片还多”,如今却真香打脸。
更耐人寻味的是数据统计的 “罗生门”。《歌手》宣称自己四网第一,《奔跑吧》则强调 CSM71 城冠军,两档节目就像在不同赛道赛跑的选手。但总局的 CVB 数据不会说谎:2025 年 4 月,《奔跑吧》以 0.360% 的收视率稳居省级卫视季播综艺榜首,而《歌手 2025》首播的 0.6408%,连自家去年的 1.78% 都比不上。这种落差,像一盆冷水浇在所有音乐综艺从业者头上。
上周在横店探班时,我跟几位年轻观众聊过这个话题。00 后女生小周的话很有代表性:“《歌手》里那些高音我欣赏不来,但《奔跑吧》里周深模仿羊叫能让我笑出眼泪。” 这种偏好,在短视频平台体现得淋漓尽致 ——《奔跑吧》的碎片化笑点占满热搜,而《歌手》的舞台混剪,点赞量连前者的零头都不到。
这种变化的根源,或许藏在综艺节目制作的底层逻辑里。《奔跑吧》第十三季主打 “轻装上阵”,把复杂的剧情简化成 “撕名牌 + 做任务”,连导演姚译添都承认:“现在观众没耐心看三小时的叙事,他们需要即时的快乐。” 而《歌手 2025》却反其道而行之,加入 AI 情绪识别、云导播等新技术,试图用科技感留住观众,结果却让不少人觉得 “看个综艺还要动脑子,太累”。
在某综艺招商会上,我亲耳听到品牌方的吐槽:“《歌手》的观众画像太窄,80 后占比超过 60%,我们投放广告是为了触达年轻人。” 这种焦虑,在《奔跑吧》的招商数据里得到印证 —— 本季冠名费比去年上涨 20%,美妆、快消品牌挤破头想在沙溢的 “搞笑名场面” 里插播广告。
但这种繁荣背后,是综艺行业的集体困境。《歌手 2025》请来三位外国歌手充门面,结果却被观众吐槽 “水土不服”;《奔跑吧》虽然收视长虹,却被质疑 “过度娱乐化”。这种两难,让我想起去年某制作人的感慨:“现在做综艺就像走钢丝,往左是曲高和寡,往右是哗众取宠。”
站在 2025 年的节点回望,综艺行业的变革早已埋下伏笔。当《歌手》的舞台越来越像音乐学院的汇报演出,《奔跑吧》却把镜头对准了普通人的快乐。这种选择没有对错,只有市场的残酷筛选。
#图文打卡计划#
作为十年老观众,我依然记得《歌手》第一季黄绮珊唱《等待》时的震撼,也记得《奔跑吧》第一季邓超撕名牌的热血。但时代变了,观众的遥控器正在改写综艺史。或许正如某乐评人说的:“音乐综艺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但娱乐至死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当《奔跑吧》的笑声盖过《歌手》的掌声,我们失去的,究竟是艺术的纯粹,还是娱乐的初心?
网址:《歌手 2025》首播遇冷:当专业唱功败给综艺笑料 http://mxgxt.com/news/view/1263881
相关内容
2025年专业唱歌歌手排名榜单《歌手》综艺 歌手阵容 歌手介绍
杨幂综艺秀唱功,首度翻唱周杰伦新歌《mojito》,网友:惊艳
《我是歌手首播》,你对首发的七位歌手了解多少
专业科普:为什么很多唱功很好的声乐老师不选择出道当歌手?
《歌手是谁》首播创4大“综艺里程碑”
冷雪儿翻唱歌手个人资料 冷雪儿走红的原因
歌手2025爆料:请到大咖但是不做直播?看看之前那英的遭遇吧!
《歌手2025》综艺免费在线观看
《声入人心》如何以专业高度炼成现象级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