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拼多多=1.7个京东,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5-05-18 07:27

7月12日-13日,中概股新一轮大涨过后,拼多多市值回升至1000亿美元上方。

目前,拼多多最新市值1051亿美元,而国内另外两大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京东市值分别为2414亿美元、595亿美元。

拼多多市值约为阿里的4成,京东的1.7倍有余。

市值,是市场对企业竞争能力的直观评价

拼多多的成长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外界对其产品、质量、服务的质疑。

作为直接竞争对手的京东却恰恰相仿,产品质量、服务品质一直是京东赖以生存的基础。

为何标榜优质的京东,市值会大幅低于饱受诟病的拼多多呢?

01

错过下沉市场机会
是京东的一次重大失误

京东市值不如拼多多,


往小了说,是因为京东在最直接的用户规模上早已输给了拼多多,目前拼多多的用户规模领先京东4亿左右。

往大了说,是因为京东错过了电商下沉市场快速崛起带来的机会,而这次机会恰好被拼多多抓住了。

拼多多过去几年的崛起,主要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沉市场大量用户触网带来的红利。

过去,由于物流体系滞后、互联网使用能力不足,小城镇、农村长期是电商空白。

京东、阿里也“自动”忽视了这部分市场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快递物流体系的建设,下沉市场衍生出了旺盛的网购需求。

依靠病毒式营销和低价策略,拼多多首先在下沉市场取得了突破,并验证了下沉市场的潜力,这也是拼多多千亿市值的基础

反观京东,过去在下沉市场着墨就不多。
时至今日,京东快捷的物流体系仍然围绕重点城市展开。

稍微偏远的县城,京东的物流体系就毫无优势,更遑论小城镇和农村。

(京东的大量商品在农村地区无法购买)

京东虽然守住了自己的基本盘,但在下沉市场带来的巨大增量中并无作为。

这是其市值被拼多多大幅赶超的核心原因

02

拼多多与京东
是两套不同的估值体系

虽然拼多多一直被视为电商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但从经营模式、平台思维及用户群体来看,拼多多与京东,都更像是不同赛道的对手。

市场由此给予了两家公司不同的估值,这也很正常。

深入使用过两个平台就不难发现,京东和拼多多的运营逻辑有着巨大的差别

拼多多高度依赖推荐机制,倾向于用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流程,让用户尽快完成下单。

低价是平台放出的“诱饵”。
此外,拼多多取消了购物车,在面临争议时,客服会主动介入,甚至主动为用户提供“仅退款”等选项。

这一切都是为了减少交易和决策成本,最终目的是提升单量,类似于薄利多销模式。

京东的逻辑则是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产品、优质的服务,让用户在平台消耗更多时间,提升客单价、复购率和高附加值产品占比。

正因如此,拼多多与京东的用户群体也有天壤之别

习惯于京东的用户,会花时间比较商品质量,他们希望有快捷的物流服务和售后保障,很难因为低价就转向拼多多。

同样,拼多多的忠实用户,也很难接受价格更高、交易复杂的京东。
便捷的物流对他们而言只是锦上添花。

于是我们看到,过去几年虽然拼多多的用户规模快速攀升至9亿上下,
但同期阿里和京东的用户数量也还在增长,直到去年才进入真正的瓶颈。

资本永远青睐更新的产品、技术和概念。

市值高倒不是说拼多多有多好,只不过它的确开辟了电商的另一条赛道。

03

国内电商市场不需要“第二个拼多多”

虽然在不同的细分赛道上,但拼多多对京东和阿里带来的压力与日俱增

去年年底刘强东回归后,京东的策略转变很明显,其核心是重提低价策略

围绕这一策略,京东推出了多项举措。
比如今年3月,京东推出了自己的百亿补贴。

最新消息是,京东已开始支持第三方商家为京东自营供货,且主打“价低者得”。

要知道,自营业务一直是京东的自留地,自营产品也一直是京东保障品质和服务的基础。
在自营业务上引入第三方供货,可能是京东降低成本的核心举措。

拼多多的成功,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低价

但京东想要依靠低价复制拼多多的路径,却未必能成功。

至于原因,平台的组织架构、流程设计、用户群体等“基因问题”暂且不说。

对消费者来说,大家也并不需要第二个拼多多。

尤其是热衷低价的消费者,早已习惯于拼多多连购物车都不需要的简短购买路径。

当所有平台都在拼低价时,最贵的反而是向新平台转移的学习成本。

04

全面转型,老用户的感受重要吗?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这个朴素的经济学概念告诉我们,便宜不一定没好货,但一定会有某一部分价值被牺牲。

可能是产品质量,也可能是配送服务,客服响应速度、退换货体验等等。

尤其是在京东这样的平台。
京东的用户,本身很少以低价为目的选择京东。

但平台转向低价策略后,出于成本考量,必然会牺牲一部分用户体验。

到时候京东很可能面临新用户吸引不来,老用户逐渐流失的两难局面。

对于这一点,电商平台心里其实比我们更清楚。

最初,淘宝和京东在做低价产品时,都选择了做一个新品牌。
淘特和京喜的诞生,就是为了区别现有业务与低价业务,保障老用户的体验

(淘特和京喜在应用市场中的排名不断走低)

但随着淘特和京喜阻击失败,京东和阿里都开始在核心平台上做调整。

老用户的感受,让位于平台的增长焦虑。

05

面对拼多多赶超,摆正心态很重要

压力大了,动作就容易变形。
当前的京东、阿里都面临这种问题。

面对拼多多和直播对电商市场的的切割,两家公司近两年的调整十分频繁,但并未取得相应的成果,反而有自乱阵脚的嫌疑。

电商平台之间产品服务有差异、定位有区别,各自揽获一批用户,是良好电商生态的一种表现。

如果所有平台都去做低价产品,电商市场“拼多多化”,这不是用户希望看到的。

从平台各自的生态来看,京东和阿里面对拼多多的竞争,首先应该摆正的就是心态。

比如京东的市值虽然不如拼多多,但多年来依托电商平台成长起来的京东物流、京东健康,再加上达达和收购而来的德邦股份,京东体系的市值仍然在拼多多之上。

此外,京东正在拆分京东工业、京东产发独立上市,京东手中还有规模庞大的金融科技板块未上市。

留住优质的用户群体,围绕京东生态发力,甚至去未曾踏足的海外市场尝试,远比跟拼多多比谁价格低更有意义。

阿里同样如此。

电商虽然是基本盘,但阿里过去二十多年已经建立起庞大的业务生态。

面对拼多多的竞争,阿里应该有底气拿出更有价值的解决办法,而不是回归到原始的价格战中。

电商平台鼻祖成了拼多多的跟随者,这是京东和阿里的悲哀。

未来的电商用户,购物如果只有一种选择,也将是用户的不幸。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花椒财经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网址:1个拼多多=1.7个京东,为什么? http://mxgxt.com/news/view/1257326

相关内容

1个拼多多=1.7个京东,为什么?
拼多多和腾讯是什么关系?
阿里、京东、拼多多三国杀:24小时、48小时,谁最快下沉?
奥运营销:拼多多、京东“踩雷”,阿里成TOP级赞助商!
双十一第二轮战报出炉:淘宝、京东、拼多多哪家强?
拼多多名媛拼单什么意思?名媛拼单群是多少?[图]
明星吸金能力多强?孙俪一年支出1.7亿
刘强东卸任京东CEO,京东成为“京雷”,这位徐雷到底什么来头?
拼多多跟马云什么关系
刘德华抖音直播破了几个记录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刘德华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