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粉丝文化,越有人骂,“死忠”就越坚强

发布时间:2025-05-17 10:07

【摘要】:做营销的人都知道“得渠道者得天下”,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O2O模式的诞生,这种“权力格局”正在逐渐发生改变,随之而来的就是游戏规则的重新设定,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游戏规则是什么?

做营销的人都知道“得渠道者得天下”,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O2O模式的诞生,这种“权力格局”正在逐渐发生改变,随之而来的就是游戏规则的重新设定,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游戏规则是什么?毫无疑问——得粉丝者得天下。

以前,顾客就是上帝,但现在顾客必须让位给粉丝。粉丝可能是顾客,却又不仅仅是顾客。一方面,他们消费着我们的产品,是我们最优质的目标消费者;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我们品牌的忠实拥护者、传播者和捍卫者。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一旦认定了我们的品牌和产品,他们不仅会多次光顾我们的生意,还会通过微信、微博、facebook(脸谱)、twitter(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等各种社交媒体分享他们的感动、体验和情感。甚至,有时候,他们在意的不再是产品的质量,知名度、性价比等利益问题,而是自己是否能够参与其中。

雕爷曾经说过:“互联网最有意思的就是粉丝文化,往往某个产品做得不错时就会形成‘死忠’,一个产品越有人骂,‘死忠’就越坚强。”雕爷指出,小米手机从诞生第一天开始就不断地有人骂,而米粉们总是奋起反击。一旦有了一定量的粉丝,那些提出批评的人就容易与粉丝形成骂战,骂战的结果就是流量的大涨,产品的大卖。苹果、小米手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雕爷将此归纳为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参与”。在《如何用互联网思维赚1亿》的文章中,雕爷再次提起了小米的粉丝文化:

小米的MIUI(米柚)为何比其他99.9%基于安卓系统的定制OS(操作系统)更细腻、更人性化?玩过的人都知道,小米有个牛逼闪闪的论坛,每天成千上万人都在那里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争论不休,到底某个细节该如何改进——稍等,雷军会付这些人一毛钱的工资么?”

“但为什么这些用户还在乐此不疲?而且等小米出了新手机,他们还会第一时间冲上去购买?实际上,这无非是‘参与感’所带来的‘满足感’。

因此,雕爷经常找粉丝用户来试吃,来找茬。雕爷认为这些一不给折扣、二不付报酬的粉丝将比他自己花钱请来的员工在挑刺找碴儿方面,更用心、更细腻、更不手软。同时,用雕爷的话讲:“借助这种让用户参与改进的思维方式,第一不用花钱,第二能锁定老顾客的忠诚度,第三效果比自己养神秘顾客的效果好得多。”

在很多人看来,粉丝是“疯狂”的代名词,但作为企业,必须重视这些“疯狂的用户”。因为粉丝往往是一个最忠诚、最专业以及最热心的群体。这样的用户一旦发现了一款性价比极高的产品,就会毫不犹豫地成为购买者。倘若企业能够经营好这部分群体,还能够将他们转变为积极的推销者、义务的宣传员、免费的客服甚至是免费的工程师。因此,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成功实现让粉丝帮助设计产品,为产品义务地做宣传和推广,比传统的花钱砸广告这种粗放式的宣传,成本更低,效果却更好。

有句话很流行:一个品牌光有顾客是不够的,得有粉丝才行,而且光是粉丝也是不够的,得有“脑残粉”才行。所谓的“脑残粉”,指的就是那些无条件信奉与捍卫品牌的人。在发展的过程中,阿芙精油也“培养”了这样一批忠实的粉丝。这些粉丝自称为“泡芙”,就像雷军说的那样,“因为米粉,所以小米”,阿芙精油则形成了“因为泡芙,所以阿芙”。

2013年的双十一前夕,阿芙精油遭遇了一次大危机——有人在网络上黑阿芙精油,质疑阿芙精油的销量、原料等,在面对阿芙被黑公关大面积造谣时,无数粉丝在阿芙的官方微博上力挺,并纷纷通过购买阿芙系列产品这一实际行动来捍卫对阿芙的喜爱。

互联网时代,企业往往都会把最大的优惠留给它最忠实的粉丝,比如小米手机的抢购环节,一般都会为粉丝们开辟一条绿色通道,以保证粉丝们能够买到它最新的产品,这也是粉丝身份的象征;比如雕爷牛腩,为VIP用户制定了专门的菜单,对于新的菜品还会配上关于口味等方面的介绍,普通消费者是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的。

在微博、微信中,意见领袖、名人明星需要粉丝,因为这是他们名气的指标;在商业领域,一个企业和它的产品同样需要粉丝。一旦将粉丝培养成为义务的宣传员,那么企业就能缩减在销售成本、广告成本以及渠道成本等方面的开支,甚至有可能将这些成本压缩接近至零。当每个方面的成本都压缩到最低,那么在竞争的过程中,就能以产品在成本方面的优势而轻易制胜。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将消费者培养成自己忠实的粉丝呢?又如何形成企业的粉丝文化呢?

在雕爷看来,阿芙之所以能够拥有一批忠实的粉丝,主要在于产品和服务“超出了目标用户期待”。比如阿芙专门为粉丝打造了平等交流、互动感、惊喜文化和小王子、刘野、几米、海绵宝宝等或美好,或有趣的形象。

同时,阿芙精油还在产品上不断地换代升级,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提升产品的品质。在“硬功夫”方面,阿芙在每瓶精油的瓶身上都贴了该批次的“色谱图”——植物的DNA图谱,同时配上国际上几个发达国家销量第一精油品牌的色谱图,消费者通过对比,就会发现阿芙精油的色谱几乎与国际顶尖品牌一模一样,而实际上,价格却比国际顶尖品牌实惠得多。

此外,阿芙的细节工作诠释了什么是“互联网精神”,比如当顾客购买几种产品时,因为阿芙的瓶子基本上是绿色的,为了区别产品需要贴不干胶,而具体针对不干胶贴在哪的问题,阿芙没有“独断专行”,而是把决定权交给了粉丝,但是粉丝们却有不同的意见,有的想贴在瓶盖上,有的想贴在瓶身上,甚至有的还想贴在瓶底上。怎么办呢?于是阿芙在微博上和粉丝继续互动,最终得出粉丝更喜欢自己动手去贴的结论。所以最后就把不干胶和产品一起寄给消费者,让她们自己贴不干胶。

事实上,不论是阿芙精油,还是雕爷牛腩,抑或是薛蟠烤串;雕爷把一切精力都用在关心、讨好核心粉丝用户上。举行封测这样的活动,也是为了倾听粉丝用户的建议以改进菜品质量,当粉丝能够感受到企业的用心时,其回报率是会超出企业预期的。

因而企业首先必须放低姿态,必须从品牌的神坛上走下来,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学会将自己当成普通消费者,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身是消费者,对于产品会有怎样的期望。

其次,光有粉丝还不够,企业还必须要做好粉丝的维护工作以壮大战果。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与粉丝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开展各种活动与粉丝进行互动,如果不这样做,现有的粉丝在还没有形成“铁粉”时,就很有可能被后起之秀“吸走”。

同时,粉丝也有一种裂变性质。我们都知道,细胞裂变时,一个变成两个,两个变成四个,四个变成八个,非常迅速,粉丝也是这样。想一想,你吃到了一种美食,买到了一件好衣服,碰到了一块好表,你想不想在朋友圈里“秀一秀”?正是这个秀的过程,一个粉丝变成了两个,两个变成了四个,四个变成了更多个。

总之,粉丝的力量是强大的。如今,在巨头林立的互联网领域,竞争是不公平的,因为赢家通吃,小企业只能在墙缝中求生存,但是,在这一领域中,竞争又是最公平的,因为在赢取粉丝的道路上,所有企业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谁率先觉醒,谁就能够拥有粉丝,占尽先机。

网址:形成粉丝文化,越有人骂,“死忠”就越坚强 http://mxgxt.com/news/view/1245142

相关内容

粉丝文化为何越来越狂热
黑粉变死忠粉的秘密
“粉丝文化”岂能异化为“粉丝骂战”
明星片酬越来越高,戏却越拍越烂,这其实是粉丝经济的必然!
粉丝经济,饭圈文化,越演越走样,谁之过?
畸形饭圈文化侵蚀体育界:乒乓球成重灾区,粉丝戾气从何而来
真正的粉丝文化:理解与培养忠实粉丝
黄庭坚:做苏轼的优质死忠粉是什么体验?
越来越多青少年因卷入明星“粉丝骂战”成被告
探索粉丝经济:如何打造成功的粉丝文化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