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人物更应恪守文化底线
近年来,多位公众人物因涉嫌辱华、诋毁传统文化等行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赵立新在社交媒体发表不当历史言论,吕丽萍公开转发涉台错误言论视频,李美越在直播中恶意调侃英烈,李凯馨、郑乃馨等新生代艺人在综艺节目里屡屡触碰文化禁忌。这些事件折射出部分从业者价值观偏差,更暴露出文化传播领域的深层隐忧。
公众人物的言行具有示范效应,赵立新在微博质疑 "日军为何没抢走故宫文物",其言论看似学术讨论,实则暗含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吕丽萍在社交平台转发带有明显政治立场的视频,触碰国家主权底线。李美越在直播中戏谑戍边烈士的言论,不仅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更涉嫌违反《英雄烈士保护法》。这些行为突破法律与道德双重底线,遭到央视新闻频道打码处理、人民日报发文批评,正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坚决表态。
文化认同危机背后,暴露出个别从业者的投机心态。某些艺人在国内获取巨额收益,却通过贬低母体文化标榜 "国际范";部分网红刻意制造文化对立话题博取流量,将民族情感异化为营销工具。这种 "吃饭砸锅" 的行为,本质上是对文化根基的背叛。当李凯馨在综艺里将传统服饰称为 "奇装异服",当郑乃馨在采访中回避中华文化相关提问,暴露的不仅是文化认知的匮乏,更是职业操守的缺失。
行业规范与法律约束正在形成双重防线。2024 年修订的《演出行业演艺人员自律管理办法》明确将 "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列为禁止性条款,中演协建立劣迹艺人分级惩戒制度。市场监管总局对涉事网红账号的封禁处理,彰显了 "零容忍" 态度。这些举措不仅维护了文化尊严,更为行业健康发展划出清晰红线。
文化自信建设需要正向引领。谷爱凌在冬奥赛场身披国旗的瞬间,王亚平在太空站展示传统技艺的从容,李子柒镜头里流淌的东方美学,这些优质榜样证明:真正的文化传播者,既能扎根民族土壤,又能展现时代精神。当张艺谋在《狙击手》中刻画志愿军战士的家国情怀,当《国家宝藏》让文物故事焕发新生,都在诠释文化传播的正确打开方式。
维护文化尊严绝非限制创作自由,而是要求公众人物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从艺先立德,这个 "德" 既包含职业道德,更涵盖民族大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每个文化从业者都应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主流价值的守护者。唯有守住文化底线,才能在艺术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网址:公众人物更应恪守文化底线 http://mxgxt.com/news/view/1238735
相关内容
吴亦凡宣判:公众人物更应守住法律红线公众人物更应做守法模范
恪守诚信的企业文化,让刘强东与他的企业走的更远
光明日报:公众人物更应加强自律
网易云音乐遭遇新型黑公关,竞争激烈还需恪守底线
代言的奶茶涉诈骗女明星致歉,央媒:公众人物必须守住底线
人民日报评论:给钱就送祝福?明星更应守牢底线
主播点评:给钱就送祝福?明星更应守牢底线
给钱就送祝福?明星更应守牢底线
热点解读:理性追星,粉丝文化要守住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