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8日,新浪娱乐庆祝25周年特别企划《25·回响》,进行了对新生代演员徐若晗的专访。这位因电视剧《似锦》而成名的00后演员,在回顾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时,提到的“初见顶流认知”引起了不少讨论。她坦诚说,自己首次关注谢娜和杨幂时,被她们数以千万计的粉丝数量所震撼:“在2018年,我觉得百万粉丝已经是个天文数字,如今我才明白,那其实只是新媒体时代的入场券。”
徐若晗的职业旅程就像一本流量的启示录,让人看到了在这十年间的巨大变化。在芒果TV的录制现场,她翻出自己保存多年的工作日志,里面满是她初入行时对娱乐圈观察的笔记,比如“谢娜的微博涨粉速度简直像火箭”、“杨幂的超话打榜数据让我大跌眼镜”。她的这些感受源于作为新浪娱乐实习生的独特视角——当其他同龄人还在追星的时候,她却已经开始分析顶流明星背后的流量逻辑。根据新浪娱乐的数据,她主持的《明星势力榜》节目单期阅读量曾高达8.2亿,见证了社交平台造星机制的演变。
谈到25岁这个年龄,徐若晗并没有像许多艺人那样避而不谈,反而坦言:“25岁既是我演艺生涯的黄金期,也是心理上的分水岭。”与同期小花张婧仪的“佛系成长论”不同,徐若晗展示了更为鲜明的职业规划:从《似锦》中扮演邻家女孩,到待播剧《北上》中展现职场精英形象,她有意识地选择了挑战自己的角色。这种将焦虑转化为动力的策略,正与北师大影视学者提出的“25岁现象”不谋而合——当演员面对职业转型的临界点时,主动制造焦虑反而可以成为突破的利器。
同时,徐若晗的职业历程也恰逢中国社交媒体的重大变革。她亲历了从“百万粉丝震撼”到“全员亿级顶流”的历史,折射出微博生态在流量红利期向内容深耕期的演变。她所主演的剧集《爱你》在越南市场的成功传播,标志着新生代演员正在从“粉丝收割机”向“文化输出载体”转型。这一转变的背后,是新浪娱乐等平台通过“双引擎”战略推动的“内容社交”新时代。
在采访中,当徐若晗嬉笑着提到“当年我追着看谢娜的微博运营课程”时,这不仅体现了她自身的成长历程,也揭示了中国娱乐行业知识传承的链条。从实习生到如今的受访者,她用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流量观察者到内容创造者的蜕变,这或许才是她对25岁焦虑最佳的回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