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社群经济新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发布时间:2025-05-13 11:48

摘要: “社群经济”是2016年最“红”的热词之一,已成为各商业机构、企业和商业理论专家们在谈论创业和企业品牌发展时常常谈到的话题。今年5月份,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发布了《自媒体700天试验报告》,讲述了吴晓波频道运营两年来的心得体会,分享了运营自媒体社群的经验。

“社群经济”是2016年最“红”的热词之一,已成为各商业机构、企业和商业理论专家们在谈论创业和企业品牌发展时常常谈到的话题。今年5月份,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发布了《自媒体700天试验报告》,讲述了吴晓波频道运营两年来的心得体会,分享了运营自媒体社群的经验。吴晓波认为,自媒体是产生优质社群的最佳模式,社群红利属于内容提供者。较早进行社群经济运营的“罗辑思维”在2016年1000万投资Papi酱,成为一时的热点话题。还有原《中国企业家》杂志主编牛文文创立的“黑马社群”至今成功吸收会员2万人,创业黑马学院营员3000人,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创业者社群,70%的创业公司在“黑马社群”赢得了下一轮融资。妈妈社群电商“大V店”在2016年也获得数千万美元融资,社群经济红红火火的时代来临了,那么到底该怎样理解社群经济的实质?它与粉丝经济到底有什么区别?社群经济能为社会、企业、用户做出什么样的贡献?记者为还不太了解社群经济的读者梳理了近期出版的一些关于社群经济的图书,这些专家学者的观点或许能够帮助读者解答一些困惑,在这个“人人经济”的时代,也许你会成为下一个社群经济的主导者。

  什么是社群经济

  虽然社会学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社群早已存在,但社群经济中所谈到的社群是移动互联时代的产物。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人与人的连接方式发生了改变,连接更加方便、快捷、范围广、影响大。人们根据自己的个性、自我、偏好形成不同的群落,通过移动社交网络(微信朋友群)随时连接在一起。这些连接在一起的人可以对企业的产品进行评论、约定一起下单;也可以众筹创业,去做一件事情、完成一个任务。聚集起来的人建立起C2C商业生态圈,社群拥有了某种经济价值,“社群经济”诞生了。

  吴霁虹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美战略合作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访问教授。作为社群峰会的发起人之一,她在自己的新书《众创时代》(中信出版社2015年5月版)中探讨了“社群经济”的本质和特征。吴霁虹认为“社群经济”就是“部落经济”,是以用户为核心的品类细分、跨界连接和个性化定制的商业形态。她将社群称为异客部落,这些部落通常设置进入条件,这个部落由一个核心人物、一个公司、一个组织驱动。参与者通过邀请,成员间对一个或一类问题有共识,相互间产生合作。比如“罗辑思维”、O2OPark。人文关怀的价值理性、互助信任的网络连接,智能交互的平台体系,为传统企业转型、新锐企业和个人崛起提供了一个新的世界。吴霁虹在书中强调,“人人经济”到来,异客部落崛起,人类商业史上出现了第三次大迁移。C2C商业生态圈模式因其低成本、高价值和快速度等竞争优势,成为互联网、物联网、工业4.0、大3D时代企业必须掌握的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社群经济与粉丝经济有何不同

  孔剑平等人所著的《社群经济:移动互联网时代未来商业驱动力》(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5月版)是一本深入探讨移动互联时代社群经济的著作。该书从什么是社群和社群经济、社群经济的商业价值、社群经济下的企业商业逻辑、已有的社群成功案例、社群如何玩转,以及未来社群对商业模式的改造等方面系统论述了社群经济的产生、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书中认为,社群就是由一定数量的用户因为共同的情感和理念组成一种共同体。社群依据自发制定的规则,通过社群的商业活动,为社群内的用户牟利。作者还指出,与解决基础用户来源的粉丝经济不同,社群经济的特征是多对多,依靠社交关系,社群成员之间能够充分地沟通,解决了互动不足的问题。粉丝经济解决用户来源,社群经济解决了成交,两者相辅相成。

  陈建英、文丹枫所著的《解密社群粉丝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5月版)提出,社群经济是高于粉丝经济的一种商业模式。任何企业和它的产品都有粉丝,但是这些粉丝相互之间并不认识,所以企业的粉丝群不是社群。只有当企业的粉丝变成朋友,自发地组成一些群体进行活动的时候,才算得上是社群。这些组织有共同的目标,或者是纲领,即所谓对的人在一起;这些人都拥有高效率的协同工具,比如微信、微博这些实时工具;人们能一致行动。符合这些条件的才是社群。郑清元所著的《社群粉丝经济玩转法则》(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1月版)也认为,社群经济由粉丝经济发展而来,但它与粉丝经济的区别在于,社群成员之间是多项互动关系,社群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自我运作、不断分享、自主创造,从而进行各种产品和价值的生产和再生产。企业如果停留在与粉丝间的单向关系,只不过不断向粉丝宣传自己的产品,而没有形成双向互动,粉丝与粉丝间也没有形成双向互动,就没有形成真正的社群。

  社群经济是企业未来的红利和机会

  唐兴通的《引爆社群: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4C法则》(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3月版)谈到企业如果只是拥有粉丝,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社群,那未来必然无路可走。传统电商、微商大都采用传统的引流、代理模式发展壮大,但社群粉丝模式介入之后,商业模式焕然一新,社群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只有把粉丝与社群紧密结合在一起,商业模式才有活力。通过社群去引爆产品,打造爆款产品变得轻而易举。唐兴通还提出企业真正需要的是要读懂用户,线下活动不能停留在简单的聚会交流,满足于单向传播,粉丝社群的活动要为企业提供好的创意,为产品的研发建言献策,社群才真正发挥了经济价值。

  “众筹”这个词,近两年一直很火。袁海涛的《社群众筹:传统众筹模式的升级与重构》(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5月版)一书谈到社群经济模式对众筹这个经济模式的提升。作者认为社群把一群人聚集起来之后可能是乌合之众,也可能做成大事,比如做风投、做互联网金融。“众筹”通过互联网,把原来非常分散的消费者、投资人挖掘出来、聚拢起来,为那些创意、创新、个性化的产品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生态圈。

  未来,无论对于创业者还是传统企业,社群不只是一个组织,而是一个标配。社群经济是人本回归,是现代工业社区的重构和再组织,让技术、数据、管理等硬邦邦的词语为人服务,随着创新模式的不断涌现,社群经济会是未来主流经济形态。企业如何抓住社群经济的红利和未来机会,对企业经营者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挑战。

网址:走进社群经济新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http://mxgxt.com/news/view/1164877

相关内容

社群粉丝经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模式
粉丝经济与社群共生:互联网社群经济新篇章
准备好了吗?你猜~准备好了!
【热点】“泛娱乐”时代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拥抱社交媒体,你准备好了吗?
地段经济、流量经济、粉丝经济与社群经济
当老牌明星遇上带货新风潮,你准备好了吗?
社群经济,下一个“风口”?
2024社群经济与粉丝经济运营总结
社群经济与粉丝经济的区别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