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电视 (微信号lengyankandianshi),禁止未经授权的转载。】
这是冷眼君的第188篇电视评论
这两天网上疯传广电总局即将限制未成年人参与亲子类真人秀的消息,尤其是针对明星子女为主的星二代,甚至有人调侃,这是要断了他们平坦星途的节奏,可以算是一种另类“雪藏”。
另外,很多文章也针对这个热点进行了分析,并且举例说明哪些明星亲子真人秀会受到影响,比如说首当其冲的就是一线卫视的湖南和浙江,因为湖南即将上档《妈妈是超人》,而浙江的是《爸爸回来了3》等。一时间,这些热门亲子节目,好像有一种瞬间要被打入冷宫的命运,前途未卜。
限令的来龙去脉
首先,咱们还是先说一下整件事情的发展过程。2月21日,微博电视评论员“传媒圈二少奶奶”爆出消息,广电总局即将调控亲子类节目,接下来附上网传的调控细则和管理内容:
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的真人秀节目;二是不得借真人秀节目炒作包装明星子女;三是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报道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装造星一夜成名。
具体管理细则:
1、严控未成年人参与的真人秀节目的总量,同时加强审查把关,上星频道各时段播出的此类节目,都要提前向总局备案并报送样片。
冷眼君猜想:细则强调的是上星频道,地面频道是否受影响,不得而知,对于视频网站的限制,也不是很清楚。其实,2014年,爱奇艺也制作和播出了亲子节目《生而闪亮》;从2014年开始,搜狐视频就连续两年制作和播出亲子真人秀《爸爸在这儿》,不知道之后是否还会制作和播出。
2、总局审看样片之后,对于内容健康有益,没有明星子女(素人参与的),符合总局管理要求的,通过了审查,也不能在黄金时间甚至在次黄金时段播出,一般安排在8:00-19:00播出。
冷眼君猜想:从细则来看,广电总局对素人子女参与的亲子真人秀,可能会采取不排斥也不鼓励的态度。
3、明星子女(包括成年子女与未成年子女)参与的真人秀节目,原则上不允许播出,不要再制作播出了。对于以前的一些名牌栏目,也要进行升级改造,比如用素人子女参加,但也只能在白天时段播出。
冷眼君猜想:好吧,《我不是明星》应该是中枪的典型案例。另外,原则上不允许星二代参与真人秀节目,以及控制其利用相关的新闻报道进行炒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星二代的曝光率。
4、对于不按规定擅自制作,造成的损失自负。如果各台有此类节目制作计划,必须提前与总局沟通,共同研究如何把握,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冷眼君猜想:各台如果没有提前报备相关节目,比如说目前热播的节目,可能已经或者马上面临停播或整改问题,比如《二胎时代》。
限令背后需要冷思考
其实对于广电总局有可能颁布的这个限令,冷眼君其实并不惊讶,甚至感觉来的稍微晚了一些。那如果这个限令是真的,那未来这个类型的节目出路到底在哪儿呢?
1、各卫视亲子类节目,也许会实现“牌照制”
众所周知,2013年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火了之后,各大卫视亲子类节目蜂拥而上,扎堆现象甚是严重。
除了一线卫视竞争激烈之外,其他卫视也都不甘示弱。比如说,四川卫视《中国爸爸》,安徽卫视《加油好Baby》,天津卫视《中国足球梦》、深圳卫视《闪亮的爸爸》,北京卫视《妈妈听我说》,青海卫视《妈咪救兵》,贵州卫视《爸爸请回答》,金鹰卡通《疯狂的麦咭》和《爱上幼儿园》、辽宁卫视《宝宝抱抱》等。
不得不说,这几年,观众对于亲子节目的频繁轰炸,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对于亲子真人秀的关注也大不如前。
其实,《非诚勿扰》火了之后,相亲节目也出现了扎推现象;《好声音》火了之后,音乐选秀类节目也曾泛滥成灾。
所以,在调控了相亲节目之后,2013年广电总局又开始调控音乐类节目,发布了相关通知,明确规定:2014年歌唱类节目的数量不能超过四档,另外,卫视只有拿到广电总局下发的牌照,才能在黄金档播出该音乐选秀节目,2014年下发四张牌照,2015年则发布三张牌照。
其实,仔细阅读网传的细则,可以发现,它强调的是“控制”并不是“禁止”,所以,是否会参考之前控制泛滥音乐类节目的方法,采取相类似的牌照制度,就不得而知了。而且,发布亲子节目牌照,也不失为是一个缓解亲子节目同质化严重的有效方法,而且还可以使得优质节目得以保留,满足观众的收看需求。
诚如韩国亲子类真人秀,只有优质、可持续且又受观众喜爱的节目才能生存下来,即使像韩国MBC的热门亲子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也只播了两季就不做了。而同时热播SBS的亲子真人秀《超人回来了》,目前还在播出,节目已更新到第118期。
2、亲子节目也在面临明星家庭资源枯竭的问题
一时间,明星亲子节目扎堆,使得明星家庭资源被过度使用。而且,有萌娃的明星爸妈,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还是相对有限的。即使没有所谓的“限童令”,亲子节目也可能会面临嘉宾资源枯竭的问题。
比如说,浙江卫视《人生第一次2》,导演组就对60多组明星家庭进行了邀约,但是真正合适而且又应允参与节目的明星其实并不多。所以,节目组最终才勉强凑够了四组家庭,保证了该节目的正常播出。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明星都愿意带着孩子参加亲子真人秀,比如说孙俪、姚晨、张柏芝、佟大为等,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参加亲子真人秀,本身亲子节目就面临嘉宾匮乏的问题,再加上一些“合适”的明星又不来参加,这对于明星亲子节目无疑是一件雪上加霜的事情。
所以,明星家庭资源的枯竭,可能或许成为今后明星亲子节目不能逃避的一大问题,不是每个节目都能碰到张亮这样的嘉宾的。
3、亲子类真人秀的限令背后其实还是限娱令的延续,因为本质上还是在消费明星
对于明星亲子节目,很多观众说喜欢看萌娃,其实还是因为对于明星的喜爱,观众只不过是产生了一定移情作用,爱屋及乌,因为喜欢明星,同时喜欢明星子女。
大家在消费星二代的时候,其实还是在消费着明星,还是喜欢看星爸或星妈的隐私或者被虐的内容。
所以,明星亲子类真人秀,本质上还是追求一种娱乐化的效果。比如说《爸爸3》,节目组也是放大招,费劲脑汁地想出各种整惨星爸的游戏,而节目的娱乐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4、未来亲子类节目,明星爸妈+素人宝贝或成主流
从网传“亲子类真人秀限令”的基本原则来看,以素人小孩为主的素人真人秀还是允许制作的。所以,未来亲子节目中,素人或许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而明星+素人小孩,可能是未来亲子节目的主要人设。
另外,虚拟关系可能会是一种另类的亲子节目尝试的方向。而且,除了像《闪亮的爸爸》这种虚拟人设,明星和素人小孩的组合方式还有很多,建立不同的虚拟家庭关系。比如说韩国的综艺《艺人住我家》,明星到普通人家中,作为家庭成员,共同生活三天两夜,这其实也是一种广义上亲子类节目的尝试,明星可以是素人小孩的叔叔、舅舅、姨妈、姑姑等。
还有,亲子节目还可以实现虚拟家庭成员的方式进行创作,比如说韩国真人秀《勇敢的家族》,就是6位明星,建立虚拟的家庭成员关系,爸爸、妈妈、舅舅以及子女(大姐、二弟、小妹),在国外进行几天几夜的共同生活。
总之限令不是目的,还是希望国内电视人能在真正的原创上多下工夫,扎堆模仿能解决短期的创意困境,但如果不能建立创新的意识,那就只能等着被广电总局的限令折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