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都单纯的以为“”=“娱情”。
尤其是在鱼龙混杂的影视娱乐圈,不少传媒公司、明星公关团队都推崇依靠出位话题及舆论,就能帮助公众人物或者品牌建立良好的“舆情”。
揭露——澄清——辟谣——反辟谣……一两段情史,就这样被考据、晾晒、拼凑出由“本纪”、“列传”、编年史、断代史组成的一整套“史记”了。大龄男女正常谈个恋爱,哪怕各自都有明星身份,也不至于剧情如此反转、一波三折吧?曾朝夕相处的情侣,何以在分手后变得剑拔弩张,互相用言语厮打?
男女明星分分合合原本也正常,但从主帖后的网络刷屏来看,许多网友真的是视此为天下头等大事儿。他们中的不少人迅速划分阵营,党同伐异,同仇敌忾,代入感之强令人震惊。
网上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段子”:演员吴京做客某访谈节目时,不仅直言不认识当红韩国乐团EXO,还问EXO是男还是女,此举被视为冒犯,贴吧里不仅“吴京吧”被爆吧,据说因为听岔了,连“普京吧”都未能幸免……由此可见一些粉丝维护偶像明星的非理性。
但骂得再激烈、赞得再露骨,其实也都是借评论某些明星的一点婚恋私事来浇胸中块垒。这也正是周慧敏在当年的分手信中所说的,她和倪震其实“绝不是在一般人的准则下相爱,但外人却总爱把自己一套价值观去评价、批判属于我俩之间的爱情”,“所以我敢大胆说一句:‘我的伴侣绝对犯得起这个错误’,而这句说话,亦只我一人有资格去定论。”感情的事儿其实只有当事人最清楚,外人置喙,多是言不及义、想当然。
前不久,媒体人许知远在领取一个媒体奖的现场,直接不客气地“砸场子”:“看到大家对娱乐、对明星那种发自内心的追求,对世界完全没有个体精神和审美,沉迷在肤浅的大众狂欢里。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不能假装微笑……”此话矛头直指庸众,也有论者认为指错了对象,因为大众也有追星的权利。
每个人当然都有保持庸俗的权利,但如果具体到社交网络,导致贴吧爆吧或微博瘫痪的总是明星隐私或婚变类信息,网络舆情俨然只剩“娱情”这一个截面,那许知远所言的对世界保持愤怒、对精神的追求、对向上的执念,就不是矫情,也绝非毫无价值。向下的依附总是容易的,比如谈女星整形、男星性向……但这些不能成为网友们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
沉重现实下,小编觉得,我们不妨偶尔八卦娱乐放空一下,但精神生活领域向上的持续努力,才能最终汇聚为时代的意义感,也才能构成个体自我价值认同和身份感形成的最终依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