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C

发布时间:2025-05-11 10:40

KOC自己就是消费者,分享的内容多为亲身体验;他们的短视频更受信任;他们距离消费者更近,更加注重和粉丝的互动,由此KOC和粉丝之间形成了更加信任的关系。此外,他们的内容、文案虽然不精致,甚至有时候还很粗糙,但是因为真实所以信任,因为互动所以热烈,这样带来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将曝光(公域流量)实现高转化(私域流量)。总结来看,KOC是粉丝的朋友,是具有“真实、信任”等特质的消费者 [2]。

KOC影响力

如果将KOL、KOC、普通用户看成一个金字塔的话,那么KOL绝对处于顶端,KOC为腰部,普通群众则位于底部。在金字塔顶部的KOL可以快速的打造知名度,引爆产品,而位于腰部的KOC影响力相对较弱。位于底部的普通消费者,大部分时候都是处于被动的信息接收的状态 [2]。

KOC不同于KOL长期创作某一垂直领域的内容从而获得垂直营销力,KOC甚至不能称之为意见领袖,但却在垂直用户群众拥有较大的决策影响力,能够带动其他潜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在KOL发布的相关内容下面,KOC对产品信息的热门评论往往更能够体现普通用户的看法,也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用户最终决策行为。因此控评成为品牌种草营销中的重要运营动作。

从发布内容来看,KOC所分享的内容通常并不聚焦且生活化、兴趣化,以一个普通用户的身份来为品牌打call,而不是作为专家形象进行产品推介。这就让KOC拥有更多的真实感,从而更能影响其他用户决策。

从用户关系来看,KOC与普通用户联系得更加紧密(KOC可能本身就是普通用户的一员),在发布内容时更能够通过同理心来影响其他用户。而KOL有时因为商业合作的原因,发布的信息并不受用户信任。随着Z世代的崛起,年轻用户也越来越不盲从KOL的推荐信息。

与KOC对应,私域流量也是较为火热的概念,从某种程度而言,KOC这一新词由私域流量衍生而来。私域流量是相对于公域流量来说的概念,简单的说,是指是我们不用付费,可以任意时间,任意频次,直接触达到用户的渠道,比如自媒体、用户群、微信号等,也就是KOC可辐射到的圈层。

私域流量崛起的背后,是企业的增长焦虑,同时也为KOC带来了机遇 [2]。

品牌投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KOC用过一次之后就很难再产生价值。因为如果长期做推广,KOC更像是销售代理,也就是微商。选择营销方式要考虑清楚原因、效果、可行性。渠道投放不能哪个看上去便宜又卖货就一哄而上,更不是关心哪个渠道先老先死的事。最根本的问题在于,选择营销方式的时候要考虑到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 [1]。

2025年3月,媒体报道,一些“收钱干活”的“自媒体人”令不少企业感到十分困扰。这些被业内人士称为“关键消费者”的自媒体,通过“中间人”拿到需要发布的内容稿件,在双方协商好内容和价格之后,在各个平台进行集中发布。 [3]

网址:KOC http://mxgxt.com/news/view/1119494

相关内容

吴哥KOC/KOL矩...
KOL代言,KOC带货
KOL、KOC、KOS,你知多少
小红书koc和kol区别
KOC和KOL到底有啥区别
KOC、KOL、KOS大解析
KOL与KOC有何不同
KOC是什么?与KOL有什么区别?
KOL和KOC的区别,选谁更合适
跨境电商的KOL/KOC策略优化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