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视频直播带货真的是骗局吗?
日前,明星直播频频翻车,小沈阳、叶一茜和财经作家吴晓波被某企业报料带货成效不佳,很多的观看人数并未转化为购买。为此,小沈阳和叶一茜还退还了坑位费。
情绪激动的企业甚至放言:“目前请明星直播,简直就是被诈骗”。于是,在直播电子商务如火如荼的趋势里,对于明星视频直播带货的质疑甚嚣尘上。那样,真相到底怎么样?
撰 文| 穆 胜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开创者
核心看法
明星和头部网红主播各擅其长,将来会取长补短、相互融合。 部分企业将明星等同于带货的浮躁助推了行业泡沫,他们却埋怨泡沫本身。 一场成功的直播需要网红主播、用户、货品、剧本四大要点,每学会一种要点都可以召唤出一种场景,对于企业都有意义。 目前,平台和MCN在四大要点上还有很大的帮助空间,但做得最差的是“剧本”,这也是明星视频直播带货从商业秀走向卖货场的重要。
01
明星带货的趋势
目前,大家关注的直播电子商务,可分为两类:一是平台孵化的头部网红主播,如李佳琦、薇娅、辛巴等;二是空降平台的明星和名人,如淘宝直播的刘涛、抖音短视频的罗永浩等。
两类都有天然的长板和弱点:头部网红主播善于带货方法,但其IP基于直播间,缺少内容支撑,势必走向“艺人化”。有人说李佳琦愈加像艺人,而薇娅愈加像商人,这显然是个错误。
可以看看李佳琦和薇娅在2020年参加的综艺节目,薇娅真的是一往无前走向“艺人化”,活跃程度碾压李佳琦。当然,你或许会质疑辛巴是没“艺人化”的,但事实上他在快手上早就有针对下沉市场的秀场,早就是一个“明星”了。
表1:2020年到今天薇娅、李佳琦参加的综艺大全
资料出处: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
明星有IP,内容丰富,但缺少带货方法。这里的带货方法,不止是基于人设的叫卖方法,还包含对于流量的召集能力、Supply chain管理能力、剧本的策划能力。翻车的事故,多半是上述要点的缺少。
将来,在巨大的利益魅惑下,两者都会把弱点补上。缺少人格魔力的头部网红主播和携带玩闹心态进入直播间的明星们,都会被市场规律惩罚,而经过考验的人则崭露头角。
到时,明星就是网红主播,网红主播也是明星,两者之间的界限其实早就没那样了解。 网络世界从流量到变现的逻辑依旧经得起推敲,明星带货的趋势毋庸置疑。
当下,孵化头部网红主播是长线投入,但空降明星却可以立竿见影,正是基于这个缘由,淘宝和抖音短视频都不遗余力地引入明星网红主播。这种玩法没错,但错的是部分不理性的企业将明星网红主播等同于带货,用买量经营的思路来做直播电子商务。
言下之意,我都花了这么贵的坑位费了,也给了网红主播这么高的提成,该有点成效吧?正是这类浮躁致使了泡沫,而这种企业作为泡沫的制造者却埋怨泡沫本身,不是非常有趣吗?
抖音短视频、淘宝这种平台有我们的策略,他们追逐的可不是泡沫。再看看刘涛、于震等明星交出的成绩单,明星带货的逻辑也绝对成立。总不可以由于班里有一些差生,大家就判断教育是伪命题吧?
02
明星带货的几种成效
与其埋怨泡沫,可以剖析剖析,在直播电子商务的考场里,明星优等生们到底做对了什么。
我在 《直播电子商务的生态江湖》 一文中说过,一场成功的直播需要四要点:
一是人设适合、画风匹配的网红主播;
二是在直播平台上的私有流量用户;
三是过硬的商品;
四是合情合理、促动成交的剧本,这让网红主播基于人设连接用户和商品的过程变得平滑自然。
这里,大家可能把“成功”的规范设置得太高了。其实,未必四要点全部拥有,直播也能获得相应收益。
图1:视频直播带货场景矩阵
资料出处: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
场景1:下沉代言广告
这种场景里,类工厂白牌探寻到了一个有肯定影响力的明星网红主播来代言,其成效是传递了一个信号——大家的品牌不是山寨,是可以支付广告费的。
此时,观看直播的用户未必是明星的粉,也未必当场购买,但他们知道明星的影响力,企业支付的坑位费等于“投名状”,让明星的影响力为品牌背书,让用户产生信赖。
多年前,我陪家人去到一个四线城市,因为各种缘由不能不新买一条牛仔裤。从直辖市空降的我,实在不习惯在专卖店屈指可数的环境里购物。
很不容易看到一个大一点的店铺,于是进来选了一条,感觉水平还行,但就是下不了决心。
这个时候,店员默默地飘到我身旁,手指店内一张三线明星的广告牌,底气十足地说:“XX可是大家的代言人,大家是央视上榜品牌”。
上什么榜都无关紧要了,请得起明星当代言人,应该不是工厂白牌吧,于是,穆老师乖乖掏钱。
场景2:花车摆摊叫卖
这种场景里,商品并不出色,大多是工厂白牌或库存尾货,但明星的直播里却拉来了粉用户,力图以我们的影响力促成粉购买。
当然,粉并不都是脑残粉,促成购买是什么原因商品实惠和明星的影响,明星以为粉找福利的方法来完成“摆摊叫卖”。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更合适把这种模式用在甩库存、清库存的场景里。当然,也有的工厂白牌打着品牌甩库存的旗号来交付,但用户不是菜鸟,这种场景不可能反复发生。
这里,明星带货的意义非常大,甚至非常难替代。明星拥有强大的用户号召力,以送福利的方法让底价变得合理,可以形成爆发式购买,这就将甩货的时间窗口限制住了。
若非这样,品牌在店内长期摆“优惠花车”,对于品牌调性的伤害不言而喻。再说了,用库存来做一轮宣传,不是非常划算吗?
道理这样,但这样的情况下商品没品质内核,重要还看价格优势,成交在某种程度上是随机的。很多觉得自己被明星直播“坑”了的企业,就是这样的情况。我们的货平常就卖不出去,上了直播还没有价格优势,明星的嘴又没开过光,如何可能成功?
场景3:品牌商业秀
这种场景里,商品品质出色、明星的直播间里也有粉用户,即便不走底价路线,看上去应该是可以促成很多成交的。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因为缺少促成购买的剧本,明星更多充当了人形广告牌,做了一场商业秀。这种场景更像是一种推广,可以种草,但却未必可以形成购买的闭环。
吴晓波直播翻车是个典型案例。
按理说一来吴晓波作为财经作家,长期调查国内企业,作为“新国货推手”的人设是可以成立的;
二来吴晓波的基础粉量也相当可观,加上有了淘宝直播、新浪微博平台最大程度的揭秘和吴晓波自己890企业的线下投放,用户流量这个层面也解决了;
三来吴晓波自己亲自参与选品,自己实地调查,企业上门解说,每一个商品据了解都是细分行业TOP3。但结果却翻车了,销售数据不佳,传闻一款奶粉只卖出了“十五罐”。
吴晓波在深思的文章《十五罐》里,将问题概要为两个:我们的表现和选品逻辑。先说选品,最后上直播的26个品牌中,三分之一是首次尝试直播,四分之一是的的确确的全网首发,有六款产品的直播价超越2000元。
吴老师以为是商品价格贵了,事实上,刘涛带货3980元的按摩椅,Angelababy带货6800元的美容仪……都被热捧。吴老师的败笔在于, 销售的是和用户心中没“价格锚定”的商品,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人家也感觉不到实惠。
在这种选品逻辑上,奔着交付去的剧本根本没法写。从这个意义上说,吴老师我们的表现倒是次要原因。你能想象一群粉由于吴老师卖力吆喝就冲动下单,用2000元打赏国货情怀吗?
但,从品牌揭秘的角度来讲,几个企业也不亏,特别是“十五罐”的奶粉品牌。但这样的情况下,品牌与明星的合作范畴不应该在直播间昙花一现,应该延续到后续的持续揭秘中,比如,直播cut可以做第三竞价,也可以绑定明星和品牌间关系。类似吴老师的这篇《十五罐》就是非常不错的二次揭秘。
场景4:品牌商业秀+卖货场
这种场景里,由于有出色的剧本,网红主播自然地连接了用户与商品,不只宣传了商品,还自然而然地促成了交付。这就是企业期待的成效,又有声量、又有交付,品效合一。
中国大陆男演员于震,人称“特工专业户”,形象粗犷豪迈。在5月17日首秀的视频直播带货中,于震尝试了5个品类,以食品饮料类为主,但两款酒类产品成为了销冠,占销售额的60%左右。
6月,于震开始专注于酒类范围,多场直播间的主题都定为 #你有故事我有酒#。这样一来,于震的人设开始深入人心。
第二场的酒品专场销售额做到了600万,后面几场数据也都维持在了肯定水准,与很多出道即巅峰的明星网红主播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实,于震并不是孤例,明星中曹颖、陈彦妃、薛之谦等人的带货也有稳定保持甚至走高的趋势,而他们无一例外都有好剧本。当大家关注到剧本层面,就会发现这个逻辑会反向拷问人设、用户、商品。
有哪些样的人设,就拉哪种用户,选哪种商品,只有如此直播间卖货的“故事”才成立。所以, 成功的带货明星,大多都要是垂直类玩家。
比如,曹颖主如果卖美妆护理、食品生鲜、日用百货;胡海泉主如果卖生活家用电器、食品生鲜、美妆护理;陈彦妃主如果美妆护肤……每一个明星网红主播都是基于剧本的“主题小店”。反过来讲,明星“无限带货”,本来就是行业不成熟的表现。
图2:抖音短视频明星网红主播优等生带货GMV趋势图
注:为了剔除干扰,让数据拥有可比性,统计口径中剔除去个别场次明星带货产品类型特别少的场景。资料出处:新抖,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
03
明星带货的赋能空间
不成熟是所有行业初生期的特点,这不可以否定趋势,反而证明了将来大有可为。明星的IP影响力一直存在,平台和MCN应该考虑怎么样将这种影响力释放,达成从商业秀到卖货场的闭环。具体来讲,应该围绕“直播四要点”做好以下几件事:
一是甄别IP,匹配场景。
明星本身是存在IP的,但IP的背后却有丰富的内容,不一样的IP有不一样的价值。假如没分清IP,匹配场景,企业的期望就可能落空,或者用力过猛、浪费投入。我觉得,明星的IP可以用四个维度来分解:
知名度——有没知名度。
人设感——传统是觉得要有美誉度,但事实上,只须有人设,人设匹配其他要点就有资格走进直播间。最怕人设模糊,大多明星都有这个问题。
号召力——这有点像“品牌三度”中的忠诚度。知名度和人设感并不肯定带来号召力,平台的导流也不可以替代号召力。号召力是一种想为明星去改变自己行为轨迹的力量。
叫卖技——视频直播带货肯定是一个专业的事,大多明星还未基础知识,不少甚至还不愿学习。怎么样控制直播间的步伐,怎么样与婴幼儿们互动,用哪种方法进行叫卖……都是需要锤炼的。
根据上述四个维度,大家可以将进入直播间的明星分为四类,依次对应前面议到的四大场景。
图3:直播明星功能分布矩阵
资料出处: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
有知名度,就可以做下沉代言广告;有了知名度,再有人设感,才大概把底价品叫卖出去;有了知名度、人设感、号召力,品牌商业秀才做得起来,才有声量;而加上了叫卖技,品牌才能既有声量,又有交付。
上述范围极其专业,专业机构应该提供这个范围的服务,对IP进行甄别和盘活。有些时候,一个IP甚至可能根本没在直播电子商务的范围打造人设的空间。
二是基于IP,选择商品。
明星的IP属性,对应了将来的商业化方向,决定了选择商品的范围。专业机构一是要对Supply chain进行有控制力的渗透,确保商品品质;二是要锁定商品范畴,基于明星的IP搭建商品体系,推进明星走向“门店化”。
其实,不仅仅是明星,就连平台孵化的头部网红主播,也开始从“无限带货”走向了“门店化”。他们显然都意识到,前者只不过这个阶段的泡沫,会耗竭性地开发自己的价值。现在,从几大网红主播的带货数据来看,这种定位已经出现。
将来,李佳琦可能是一个丝芙兰美妆集合店,薇娅可能是一个沃尔玛百货超市,辛巴可能是一个屈臣氏,罗永浩可能是一个BrookStone。
三是联动平台,迅速导流。
通常觉得,明星有IP,势必就有流量,但这也是一个误解。明星的IP可能只代表知名度,并不肯定代表粉数目。大多时候,明星的粉也分散在各个平台,非常难在短期内进行跨平台召集。
而且,大多明星的粉数目本身就有限,即便达成了跨平台召集,进入直播间的粉一定没办法支撑企业的交付目的。 正确的定位是,粉是种子,是带起交付步伐的核心流量。
此外,平台还应该为明星配置路人粉、甚至通常用户这种流量,将其IP的认知度最大程度变现。
举例来讲,目前《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大火,抖音短视频邀请了节目中的张萌、黄圣依、金莎三位明星进入直播间,依赖强大的算法配置流量,近5个小时的直播中,直播间观看人数超2500万,最高在线人数高达91万。
这2500万人次一定不全是三位的粉,但用户了解她们,话题有热度,再加上抖音短视频的运算推送优势,就达成了迅速导流。
四是撰写剧本,促成交付。
这个层面是最难的,就好业近况来看,可以做好这种工作的机构凤毛麟角。大多剧本粗制滥造,完全不走心。
目前,写得最多的剧本大多是网红主播之间PK、承诺惩罚、杀价等。以杀价为例,无非是企业先标一个打折价格,而后再由网红主播煽风点火,进行杀价,企业再半推半就后答应,还哭丧着脸说亏了多少,最后让用户感觉捡了实惠。
试问,如此的套路化的剧本到底能玩多长时间?再问,LV这种的高档可以用如此的剧本吗?这种剧本才是真的泡沫,而真的的剧本是能控制“场域”的,展示的是真实,引发的是情感层面的共鸣。
为了研究直播电子商务,大家的研究员们几乎看遍了本年最热门的达人直播,大家还是发现了不少好剧本。
比如,刘涛在淘宝直播间里以邻家大姐的人设出现,以推荐生活好物的剧本来推进带货。她以女明星的起点,穿着平常绝对不会染指的老气十足的皮坎肩,絮絮叨叨地安利好物,语言平实,逻辑在线……
再如,Angelababy在抖音短视频直播间里延续自己在“跑男”综艺里“玩得起,放得开”的人设,以带你尝新、体验好物的剧本来推进带货。
她在抖音短视频直播间大跳抖音短视频上热门的“墨镜舞”,用抖音短视频梗与抖音短视频用户互动,还亲自用手臂为唇釉试色,用半边脸为美容仪试成效……这是把平台基因融入了剧本里,有如此漂亮活泼的邻家美女带你看世界,不香吗?
直播电子商务这个行业犹如一片大海,水深鱼大,但也暗礁无数。明星、MCN、平台都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所有才刚最初。而航路还没有开辟出来时,有人冒进,势必触礁翻船。
但企业大可不必埋怨“明星带货都是骗局”。好比你恋爱失败一次,没走入婚姻,就埋怨全世界都是渣女,逻辑不是非常搞笑吗?你情窦初开时,还承受不起婚姻,但恋爱已经是累积经验。
所以,下沉代言广告、花车摆摊叫卖、品牌商业秀,是按部就班的过程,应该坦然同意。只有多累积几次经验,注入匠心,才能让爱情修成正果,才能让明星带货变成期待的“品牌商业秀+卖货场”。
成功大多没捷径,航海如是,爱情如是,直播电子商务也如是。
穆胜博士新著《创造高估值:塑造价值型网络商业模式》中包括很多网络商业生态的详实数据和精妙的商业模型。想获得更多内容,可点击下方链接进行购买!
— END—
网址:明星视频直播带货真的是骗局吗? http://mxgxt.com/news/view/1111941
相关内容
明星直播带货真的是骗局吗?明星直播带货,是否是一场流量骗局?
网红、明星直播带货频频“翻车” 你买得放心吗?
长视频也要“直播带货”?爱奇艺将布局明星+KOL的带货矩阵
长视频也要“直播带货”?爱奇艺将布局明星+KOL的带货矩阵
一条抖音视频,带货80W单,是骗局还是实力?
爱奇艺入局直播带货,长视频平台杀入带货目的何在?
明星直播带货:你真的相信吗?
明星大举进入视频直播带货,是喜是忧?
明星直播带货秒杀的是假货吗 明星直播带货秒杀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