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明星的“脸”直播带货,必须管一管
用明星的“脸”直播带货,必须管一管
2023年05月24日 07:33 来源:工人日报
“点进直播间一看,‘迪丽热巴’居然在直播卖货”——据5月22日中国新闻网报道,近日,有不少网友在观看电商平台的直播时,发现卖货主播竟是一些当红女星。但再定睛一看,这些带货“明星”竟然是使用了AI实时换脸技术的普通主播。
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AI(人工智能)换脸、拟声等以假乱真的程度越来越高,但同时,相关技术被滥用、被用于实施诈骗的情况不时发生。日前,某企业负责人因诈骗分子利用AI技术冒充好友,在10分钟内被骗走数百万元的案例冲上热搜,就是明证。
一些直播间利用当红明星的“脸”卖货,既是因为AI换脸技术可以实现形象实时替换,也是因为此举可以免费让“明星”代言,从而增加流量、提高销量。报道显示,购买AI实时换脸全套模型仅需3.5万元,这对于一些直播间而言,显然不是什么大成本。
需要正视的是,此类AI换脸技术应用于直播带货,可能涉嫌双重侵权。一来,若没有事先经过相关明星许可授权而利用其肖像直播盈利,涉嫌侵犯肖像权。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二来,用AI技术更换明星的脸带货,会误导消费者。相关直播间并没有对AI换脸主播进行显著标识,而《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明确,提供深度合成服务,可能导致公众混淆或者误认的,应当在合理位置、区域进行显著标识,向公众作出提示。
直播间用AI换脸技术让明星“代言”的苗头,应该引起重视。在这个问题上,相关平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根据《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提供互联网直播服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落实主体责任,健全信息审核制度等。
新技术可能是流量利器,也可能是反噬利器。用侵权的方式引流、牟利,早晚要付出代价。无论监管部门还是所涉明星,都不能放任如此乱象一再发生。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经评论| 中经天天评| 网言众议| 经点热评| 理论前沿| 声音| 经济学人| 经济眼| 观察家| 专题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网址:用明星的“脸”直播带货,必须管一管 http://mxgxt.com/news/view/1111939
相关内容
明星直播“带货”须念正生意经划清AI换“明星脸”直播带货的底线
辛巴被“打假”、李佳琦成“典型”……直播带货乱象该好好管管了
睦湃热评——AI换脸技术普及“明星”直播带货成谜,风险如何管控
睦湃热评——AI换脸技术普及“明星”直播带货成谜,风险如何管控?
假杨幂、假热巴……“明星”直播带货竟是 “AI换脸”
抖音电商闭环来了,直播带货外链必须入驻星图
明星直播带货,风口之上须冷静
明星直播带货频频翻车,素人直播带货有哪些注意点?
明星直播“带货”不可念歪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