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自己的歌 说自己的话

发布时间:2025-05-10 15:14

胡德夫,台湾著名音乐人。1973年开创了台湾个人演唱会之先河。与杨弦、李双泽推动了被称为整个华语流行音乐启蒙运动的“民歌运动”,有“台湾民谣之父”之称。出版有《匆匆》、《芬芳的山谷》、《时光》等音乐专辑,另著有《我们都是赶路人》、《时光洄游》二书。

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台湾的年轻人普遍学唱西洋歌曲,没有属于本土的歌曲之时,胡德夫和他的朋友率先提出“唱自己的歌”,并将余光中、蒋勋、周梦蝶等诗人的诗词谱成曲子传唱。这一举动掀起了台湾民歌运动,胡德夫被视为“台湾民谣之父”。近两年来,他很想用写书的方式“说自己想说的话”。继《我们都是赶路人》之后,胡德夫的新书《时光洄游》正式面世。在书中,胡德夫坦诚讲述了不为人知的人生轨迹,展现一段未曾公开过的“胡德夫岁月”。

“朋友说我的故事多,也不是哪本书可以说完的。但出了第二本,我才发现其实在这两本书里,我在做自我的超越。我不想留下遗憾。”日前,胡德夫以歌手和作者的双重身份携新书《时光洄游》亮相新书首发式,现场和野生作家大冰一起探讨关于岁月与民谣的故事。

胡德夫:我们不知道自己推开了另一个世界的门

胡德夫虽然经历“传奇”,但在内地的“江湖上”却很少有他的传说。大多数人是通过名家之口,间接听到他的名字和他的歌。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幸福了吗》一书中提到,他在听到胡德夫的《匆匆》时瞬间泪流满面,他说,“在胡德夫的歌声里听得到岁月与山河,以及一个男人所走过的路”。因《孤独六讲》等作品而广为内地读者所熟知的台湾知名作家、诗人蒋勋曾说:“胡德夫深沉丰厚的声音,使我想起东部耸峻的高山,使我想起澎湃广阔的海洋”。不久前逝世的诗人余光中先生说,胡德夫“厚壮的身体里住着一个深沉的大风箱”。这些都算是“知己之言”。

白岩松先是在歌声里认识胡德夫的。胡德夫的第一张专辑《匆匆》发表于2005年,十一年后,两人在初夏的北京,胡德夫的音乐会上才第一次相遇。相较而言,余光中、蒋勋两位诗人与胡德夫交往的时间更长一些。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两人的诗歌作品就被胡德夫谱成了曲子。

1970年,胡德夫二十岁,他的身份还是台大外文系的学生。因父亲生病,胡德夫到咖啡厅驻唱赚取医疗费,也因此结识了杨弦、李双泽。当时台湾流行的是外文歌,不论是咖啡厅的驻唱,还是唱片音响里,响起的都是英文歌。有一天,李双泽问胡德夫:“我们一直都在唱外文歌,难道我们就没有自己的歌吗?”胡德夫被这个问题所震撼,三人开始探索写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

台湾一位著名女作家也有类似的回忆:“当所有的人都在学唱美国人唱的歌时,胡德夫开始和几个朋友谱自己的歌,写自己的词,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个‘自己’,指的是他脚踩的土地,他熟悉的人,他信仰的东西,他习惯的语言。”

“当时台湾没有专业写歌的人,我们开始的做法是尝试用诗来当歌词。”胡德夫说。从美国回来不久的余光中先生在台大兼课,是胡德夫的英文老师,这位英文老师又刚刚写出了《乡愁》。“余老师在美国,知道美国民谣的脉络。后来他看到我们开始起步做相似的事,就将我们的歌定位为‘中国民谣’。”胡德夫回忆说。1975年,胡德夫、杨弦、李双泽将余光中《白玉苦瓜》诗集中《乡愁四韵》《民歌》《江湖上》《乡愁》《民歌手》《白霏霏》《摇摇民谣》《小小天问》等八首诗谱成民谣,掀起了影响深远的校园民歌、中国民谣风潮,他们的歌声影响了罗大佑、李宗盛、齐豫等台湾著名音乐人。胡德夫三人作为发起者也因此被视为“三君子”,“但当时我们就是三个臭皮匠聚在一起,谁也不懂乐理,我们也不知道自己推开了另一个世界的门。”

但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胡德夫因转向其他领域在乐坛沉寂下来,“在很长时间被很多人说当了逃兵”。直到2005年出版第一张专辑《匆匆》。

他在新书《时光洄游》中写道:“直到现在,我写歌的时候都会考虑歌曲的意义,希望能够将民谣的精神延续下去。如果一首歌不能引发人们的思考,那唱来又有什么意思呢?就算我现在写歌少了一点,最终往往还是会回到民歌这条路上来,这才是民歌的原点。”

最近,胡德夫及其“民歌运动”的历史被重新打捞。凤凰网以胡德夫为主轴,摄制了九集纪录片《未央歌》。今年,胡德夫本人也通过大荧幕、网络的方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他现身《朗读者》首期和末期现场,弹唱了他的作品《匆匆》《最最遥远的路》;应邀为优酷视频节目《了不起的匠人》第二季演唱主题歌——《无涯》。

民歌就是当时时代的声音

记者:在“唱自己的歌”运动中,最早的几首作品是《牛背上的孩子》、《菩提树下》。它们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胡德夫:这两首歌都是以诗入歌,诗作者是周梦蝶。当时我喜欢去西门町,彼时台北最热闹人最多的地方。西门町有一个有名的咖啡馆,我坐在咖啡馆看出去,街旁长长走廊的街角,有一个行动不便的老兵坐在那边写写自己的诗,卖卖旧书,一坐就是十几年。身旁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他的名字叫周梦蝶。我去翻看他的诗作,看到了《牛背上的孩子》、《菩提树下》。

我和朋友们为这两首诗谱了曲,电台广播人陶晓清打算出版,后来出版未果,作品也就这样封存下来了,而周梦蝶还继续在写。但没过几年我离开了民歌、民谣的舞台,为此被说是逃兵,我其实是走到我自己同胞当中跟他们学习,跟他们一起面对我们的前途。

直到去年和陶晓清在座谈会上碰面,得知她还保存着这两首封存的作品手稿。座谈会上有朋友支持我重新出版,于是我便将手稿带回,这两首歌得以重新发表,收录在我刚刚在台湾发行的新专辑《时光》里。直到现在,我脑海里还能很清晰地看到周梦蝶先生的身影,一个竭尽所有力气写诗的老先生。

记者:台湾民歌早期没有专业的词人,所以出现了以诗入歌的现象。当时具体的情况是怎样的?

胡德夫:以诗入歌,我们最早就是以周梦蝶的诗来入歌,后来余光中、蒋勋等先生的诗作也入了歌。但我们不是科班出身,幸运的是,音乐大师李泰祥关注到了我们。他当时是一个交响乐团的团长,同时也是首席小提琴。他放下身段和我们一起,让我们分享他在音乐、舞台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唱歌。此外,他强大的作曲能力也注入到我们这些作品里面,使作品品质得以改观。

李泰祥那时一直在努力,他一直努力集合当时台湾所有最好的诗人为他写歌词,也一直努力培养新的一代歌唱者,例如齐豫、蔡琴、辛晓琪……这样一来,民歌变成一个很大的主流,作品越来越多,歌手越来越多,遍地开花。

记者:回过头来,您怎么看待民歌?

胡德夫:民歌就是当时时代的声音。不同的时代,都有人在发出时代的声音,其实就是在唱生活。不管是乡下的生活或者是城市的生活,不管你是站在山巅还是走在海边,我们的歌其实就是唱给自己听的。

民歌是有脉络的,它从以前的民谣流传下来,一直在民间发展,也记录着人们的生活。民歌中的苦和乐都很真实,苦的东西让人反省,乐的东西让人追求。

编辑:汤欣健

编审:肖 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唱自己的歌 说自己的话 http://mxgxt.com/news/view/1101411

相关内容

自己说自己是“你们主唱姓陈” 自己说出来好可爱哦
他曾找任贤齐唱自己写的歌被拒,被黄品源嫌弃,最后自己唱火12年
高晓松说他不会唱歌,周深接纳了自己的“女声”,秒变王者
刘和刚:民歌唱的就是老百姓自己的事
伍佰在线辟谣“自己不唱歌”的传言…
梦见自己唱歌是什么意思预兆
张子豪打了4个电话,把自己活成了笑话,说唱的蛋糕怎么会分给你
对话伯远:唱跳之外,我想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王杰说张学友不是歌神,不如自己唱的歌,网友:害怕张学友超越他
梦见明星和自己说话 梦见明星和自己说话小朋友是什么意思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