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接连爆雷,明星经理人该背锅?

发布时间:2025-05-10 11:12

  文 | 新浪财经 徐苑蕾

  编辑 | 韩大鹏

  划重点:

  1、有观点认为,部分房企是被明星经理人“坑”了,因此才沦至爆雷惨状。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告诉新浪财经,这种说法稍有片面,明星经理人是时代大背景下的产物,本身是在落实企业的目标,没有过于激进的目标也不可能导致企业自身出现大风险。爆雷的主因,多是因为过度追求规模化所致。

  2、地产猎头向新浪财经分析道,很多明星经理人强项在于某一方面的能力和资源,比如运营或者营销,但目前行业的普遍难点集中在融资端,个人优势与公司目前的需求并不匹配,因此导致了明星经理人的离开。

  回顾阳光城(0.370, 0.00, 0.00%)4年半的时光,朱荣斌形同为“犹如一场大酒,豪情壮志,至酣至畅。”

  1月初,朱荣斌辞任阳光城执行董事长兼总裁,仅用一句“醒来痛如刀绞,仍无怨无悔,无愧无惧”划下句点。

  头顶中海、富力、碧桂园的履历光环,又带领着阳光城迈入2000亿的销售规模,拿着600万年薪的朱荣斌对于阳光城的作用举足轻重。但如今阳光城陷入债务危机,四处扑火自救,此时朱荣斌抽身离开,让外界唏嘘不已。

  有人感慨,地产行业再无打工皇帝,再无明星职业经理人。也有人追问,朱荣斌离职的真正原因,阳光城等房企爆雷背后,朱荣斌这般的明星经理人该背锅吗?

  高光一去不复返

  在行业正值好时光之际,地产圈内不断传出职业经理人高额年终奖、通过跟投实现财务自由等传闻。其中不少人凭借着过硬的背景和丰富的资源成为炙手可热的“炸子鸡”。

  作为明星经理人的代表人物之一,碧桂园原副总裁刘森峰在2016年迎来了在碧桂园的高光时刻。当年,由他挂帅的江苏区域年销售额达到367亿元,在碧桂园区域业绩总排名中登顶第一,刘森峰也拿到了过亿年薪。

  在刘森锋被称为“打工皇帝”的第二年,2017年,他的老同事朱荣斌则离开了碧桂园联席总裁的位置,加入了当时在千亿门外徘徊的阳光城。根据年报数据,朱荣斌在阳光城第一年就领到350万元的税前薪酬,此后几年还涨到600万元。

  “像我们帮一些大房企挖明星经理人,薪酬可以给到候选人原本薪酬的2-3倍。比较大的单子,佣金可以做到百万。”地产猎头词颂(化名)表示。

  据了解,当时明星经理人选择的路径主要有两种,一种去中小房企担任更高级别的管理层,另一种则是平级跳槽到排名更靠前、比如行业TOP10的房企。“候选人主要还是会考虑新平台的资源优势,以及老板放权的程度,看看自己能把控的权限范围。”词颂说。

  (阳光城原执行董事长兼总裁 朱荣斌)

  不过,自2018年开始,政策基调指向房住不炒,行业暗潮涌动,连龙头万科也大喊“活下去”。到了2020年-2021年,随着“五道红线”的落地,地产融资受限,行业进入收缩期,明星职业经理人的光环也日趋黯淡。对于他们来说,当年有多风光,如今或许就有多焦虑。近期朱荣斌的转身离开,则将这种焦虑的情绪推向了高点。

  1月5日,阳光城发布公告称,朱荣斌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执行董事长兼总裁职务。这一消息意味着阳光城董事长林腾蛟的“5年之约”告吹,阳光城终究未能如朱荣斌所说的那样,成为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

  事实上,明星经理人离职,早已是近两年房地产行业的常态,尤其是部分经理人的任职时间也在缩短。据媒体不完全的统计,2021年全年共有房企集团层面高管人事变动接近800人,其中离职高管超过300人。

  比如2021年2年,实地地产首席财务官李斌兼任执行总裁不到1年就提出离职;6月,有着“最年轻地产总裁”之称的李和栗败走中梁控股,辞任执行董事和联席总裁;7月,迟峰辞任蓝光发展(0.400, 0.00, 0.00%)总裁,彼时,他从华润置地加盟蓝光发展还不足2年……

  不少明星经理人的离职,其实代表着地产规模扩张型时代的终结。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指出,很多明星经理人离职的重要原因,在于无法实现当初设立的目标。词讼解释道,很多明星经理人强项在于某一方面的能力和资源,比如运营或者营销,但目前行业的普遍难点集中在融资端,个人优势与公司目前的需求并不匹配,因此导致了明星经理人的离开。

  同时词讼还指出,部分明星经理人比较爱惜自己的羽毛和声望,因此在公司下行周期希望尽早抽身离开。“一个打工人做到明星经理人,证明此前的发展都是比较顺遂的,没经历过特别大的困境。如果公司经营不善甚至爆雷,对于个人履历可能会成为一个污点。”

  房企爆雷败在经理人?

  回望明星经理人的发展路径,不可否认的是其中必有个人的拼搏和努力,但也应该看到,行业上行周期的红利也给与了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

  比如阳光城,在朱荣斌加盟前还是家不到千亿规模的中型房企,净负债率超过200%。而在朱荣斌入职后,其奉行“三全五圆”战略,提出全面进军三四线城市。高峰时期,阳光城拥有28个区域公司,在各地拓展土地储备。

  在此背景下,阳光城驶上了扩张的快车道,销售规模扶摇直上。2018年,阳光城首破千亿,销售金额达到1628亿元;2019年突破2000亿大关,达到2110亿元。

  与阳光城从外部挖来朱荣斌不同的是,张巧龙是在蓝光发展内部培养起来的明星经理人。作为蓝光发展的“老人”,张巧龙41岁时就已正式接任公司总裁,次年,他又被任命为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2017年,张巧龙曾表示,坚定看多未来5年房地产市场的趋势,并看好核心城市向周边三四线乃至于四五线城市发展。因此,随后几年,蓝光发展逐步离开川渝大本营,全国扩张进程提速,并先后进入了青岛、无锡、长沙、武汉、苏州等城市。

  成为一把手后,张巧龙带领蓝光发展走过了冲规模最为关键的几年。2017年,蓝光发展销售规模还仅有582元,2019年就突破千亿,达到1015亿。

  然而,随着行业进入缩表阶段,红利期一旦消退,很多曾经开疆拓土的明星经理则面临着惨淡的结局。如阳光城、蓝光发展这两家千亿房企也正走向相似的困局。

  如今,阳光城陷入资金困境,正积极通过对境内外债务进行展期、高管减缓薪资等方式进行“自救”。对于朱荣斌离职的原因,市场上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朱荣斌在2020年上半年踩错了节奏。当年前5个月,阳光城地价总支出351.55亿元,拿地力度高达55.69%,且拿地成本较2019年高出了23%。

  盲目乐观进军三四线的张巧龙,也在2020年中正式告别工作了10余年的蓝光发展。在他作为一把手的期间,因未能及时收缩战线,蓝光发展债务压力日益沉重。

  2018-2020年,蓝光发展有息负债分别为537亿元、605亿元和768亿元,公司经营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之和持续为负。2021年,蓝光发展流动性问题越演越烈,并开始变卖资产扑火,但债务终究爆雷违约,目前正推进债务重组。

  在此背景下,有观点认为,部分房企是被明星经理人“坑”了,因此才沦至爆雷惨状。根据不完全统计,多家已出现流动性危机的房企,包括泰禾、蓝光发展、华夏幸福(2.410, -0.12, -4.74%)、恒大、奥园、花样年等,去年全年高管职务变动频繁。比如奥园全年高管职务变动达到19人,蓝光发展14人,花样年7人,恒大6人,泰禾5人。

  对此,一位TOP3房企海外项目营销总表示,在行业上行阶段,不少明星经理人确实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而在行业下行阶段,就容易看到谁在裸泳。对于房企爆雷,明星经理人肯定负有一定责任。

  不过,该人士强调,“如果说是明星经理人坑了房企,那就有点过于片面。”他指出,明星经理人在运营上出差错完全不稀奇,也是不可避免的,比如高价买错了地,踩错了时间点,但是关键还是要看房企老板的整体决策。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同样认为,不能简单将房企爆雷原因归结为个别明星经理人。张波提到,经理人本身也是在落实企业的目标,没有过于激进的目标也不可能导致企业自身出现大风险,不排除部分明星经理人本身也会追求更为极致的目标,但这本身也是建立在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之下的。

  比如富力,前述房企营销总以之举例称,“富力内部的运营体系其实已经非常系统化,我一直觉得他们做得很不错。但是后来进行了像酒店这种不赚钱业务的拓展,导致现在公司也濒临爆雷的边缘。”

  “房企爆雷或者说财务危机,大都因为过度追求规模化,尤其2010年以来房企规模化的速度不断加快,更是催生了很多高负债类型房企。这类房企拿地凶猛,并不惜高杠杆融资扩张,加之棚改货币化和去库存的政策,掩盖规模扩张带来的种种风险。”张波表示。

  明星经理人无非是大背景下的产物。事实上,哪怕如任泽平这般拿着1500万年薪的明星经理人也有无可奈何的时候。任泽平在离职恒大后曾发文表示,他一度当着公司几位主要负责人的面谏言降负债,反对造车等多元化业务,但是建议并未得到采纳。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转身离开或许才是任泽平们的最优选择。

集虎卡,开鸿运!最高拆522元惊喜福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亚楠

网址:房企接连爆雷,明星经理人该背锅? http://mxgxt.com/news/view/1095322

相关内容

刘浩存事件背后:父母爆雷,明星该背锅吗?
明星代言人「塌房」,企业品牌该怎么办?
明星餐厅接连暴雷,明星效应为何带不动餐饮业的“货”?
代言的平台爆雷,明星该不该担责
明星接连“塌房”危及品牌,未来明星代言该何去何从?
北青报:理财产品“爆雷” 代言明星该担何责
明星接连“塌房”,你怎么看?
明星餐厅风波频发 超三成明星餐饮企业曾出现经营异常
坠入凡尘的明星地产经理人:某TOP房企营销总监提交的户型设计都是各大房企既有成果的抄袭
2022郑州火锅展:明星做餐饮为何偏爱开火锅店?与粉丝经济有关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