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6/16)
伊能静:一出生就被爸爸抛弃
也许很多人不会想到,这个众人眼中的“小公主”,却经历过一出生就被父亲抛弃的命运。
“我的爸爸在我生下来的时候就跟我妈妈分手了。理由是,因为我爸是军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妈妈生了4个都是女儿,所以生到我的时候,他曾经跟我妈妈说过一句话:‘如果还是个女儿,那我就得离婚了。’我妈妈是非常传统的台湾女孩子,所以说‘如果生下来还是女儿是我对不起你。’这是中国人很奇怪的观念,像我们都知道,染色体是男人负责的,但是却怪女人肚皮不争气。我妈妈特别心平气和地接受了我父亲的这个说法,生下来之后发现我是个女孩,他们就非常平静地分手了。”
一个女人带着4个孩子,在那样的环境下生存实在艰难,母亲不得不把伊能静放在别人家里寄养:“我身体特别差,6个月大就出麻疹,然后一直哭、不吃奶,快死了的那种,然后又是黄疸,反正什么怪毛病都来了,特别弱小。我妈妈没法亲自带,就把我交给我的干爹跟我后来的养母。我们住在铁皮屋里面——那屋子是用铁片一片一片造出来的。屋子里面很热,我睡不着,疹子起得一塌糊涂,干爹抱了我3个晚上,在外面走。每天走到天亮,走到我睡了,他就跟着睡1、2个小时。我一开始哭他就把我抱到屋子外面,因为我们住在乡下村子里,吹风后我就不太哭了,看东看西的。后来妈妈发现我不认她,因为我从小到大没有跟她生活过。”
好在后来母亲渐渐有了一些经济能力,在经历了一番曲折之后,还是把小伊能静接回了家。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6/16)
章子怡 巨星诞生于“危房”中
位于宣武区广安门附近的广义街,是一条默默无名的街道,然而章子怡就出生在这里的一片简陋的楼群之中,她的小学生涯就是在广义街小学度过的。广义街小学的马路对面那片陈旧的简易楼群名叫广义里,在临街的楼房后面,有一片建筑年代更久远的灰色四层小楼,章子怡的家在楼群深处的52门,她一家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才搬走的,之前一直生活在这里。
章子怡的家原来在52门的107室,只有一间小房,十几个平方米,这里一层有8户,按单双号分为左右两边住户,4户人家共用1个厕所,1个小厨房。您可以看到这片楼房虽然外表重新刷了彩,但楼房内墙皮剥落,楼道昏暗,发出一股潮湿的气息,这里的房子已经算是危房了,人们一直盼着拆迁。章子怡的父亲是电信局管土建的“工头”,她的母亲原来是一位幼儿园的老师,一家的生活很普通,章子怡童年时长得不算特别漂亮,但她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很活泼,经常组织门口的小女孩一起跳舞或者做游戏。
90年代初,从广义街的老房子搬出后,章子怡一家搬到了位于民族文化宫后面的二龙路电信局的宿舍楼,地址就叫二龙路43号,章子怡家住在17层的1703房间,她就是在这个“家”考上中戏的,也是在这里走向事业成功的,那时章子怡给邻居们的印象是并不算很漂亮,衣着也很朴实,不太爱说话,给人有点孤傲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