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途瑶光再战高端局
毋庸置疑,星途瑶光是目前奇瑞体系内最好的一款车。
瑶光2025实验室科研成果第一款产品、M3X火星架构2.0第一款产品、青岛超级智能工厂第一款投产车型。瑶光是奇瑞集团最新技术理念、最新用户理念的代表作......
种种光环加身,瑶光是否名符其实?是否担得起星途再次冲高的重任?
2月21日,星途瑶光正式上市。在此之前,星途营销中心总经理黄招根、星途营销中心副总经理范星接受了牛车网的采访,向我们分享了星途品牌高端化的进展、瑶光的定位和目标、营销和渠道规划、新能源产品布局以及海外市场的发展。
瑶光再战高端
星途是奇瑞集团的中高端品牌,于2019年发布,与吉利领克、长城魏牌差不多在同一个时间段成立,是自主品牌在燃油车领域冲高的代表之一。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曾表示,“没有星途汽车的成功,就没有奇瑞的未来”,“要将星途品牌打造成奇瑞的雷克萨斯和奥迪”,并为该品牌定下“2019年达6万辆,并力争冲击10万辆”的销量目标。
在2019年至2021年,星途的销量分别为1.4万辆、1.8万辆和3.7万辆,距离目标相差甚远。分析原因,外界多归结为定位模糊、品牌知名度不够、高端化不突出等。
不过,在2022年,面临疫情、芯片短缺和等不利因素,星途仍然实现了正增长,全年销量51142辆,同比增长37.6%,增速远超行业大盘。
对此,黄招根理解为这是星途“迟到的增长”。他认为,中国一定会出现世界级的自主高端品牌,但这个过程是一个向上探索的过程。星途这几年通过不断探索,也在寻找各种各样的用户需求。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只要技术积累到位了,自然会有结果。
从产品来说,星途从原来的1款车变成了“追风、凌云、揽月、瑶光”共4款车,车型矩阵不断完善;在渠道建设方面,截至去年年底,星途已经建立了260家销售网点,仅去年下半年就增加了70多家销售网点,渠道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今年2月份,不到1个月就增加了40家经销商,速度进一步加快。
除去品牌本身,奇瑞整个集团的力量也不可忽视。去年,奇瑞焕发了“迷一样的青春”,首次突破年销百万大关,国内和海外市场双双实现高速增长。奇瑞大势向上的同时,也带动了星途品牌的向上,让更多的用户、经销商和投资人关注星途。
当然,自主品牌集体崛起同样是一股重要的“东风”。随着国潮兴起,消费观念和习惯的改变,国产品牌迎来了最好的时代,星途具备了更好的发展土壤。
在黄招根看来,只要星途的产品做到位,品牌一定会起来。星途无论从产品力、用户信任度、渠道建设上,都在越变越好。
重新定义15-20万元SUV市场
瑶光所在的价格区间,市面上的产品阵容极其强大。本田CR-V、丰田RAV4、大众途观、领克01、比亚迪宋PLUS DM-i、星越L Hi·P、长安UNI-K iDD,合资与自主,燃油与新能源,无数明星车型盘踞于此,厮杀混战,每位新进入者都要再三斟酌思量。
不过,在范星看来,这恰好是最好的市场,不管是市场容量还是增速,也是自主品牌必须拿下的价格区间。
他给出了一组数据:在传统燃油车市场中,去年10万以下的SUV汽车市场同比下滑了40%,10万到15万下滑了20%,15万到20万大概同比下滑7%到9%。15到20万的SUV市场是去年增速第二的市场,而增速第一的市场是30万以上的燃油车领域。
这个区间原来是合资品牌的主销市场,但存在着不少痛点。比如车身尺寸小、动力差、外观内饰比较传统、车机的表现性能和智能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从价格区间来说,16到17万价格区间很少有自主品牌车型,大多数均在15万元市场以下,而合资品牌的车型很多是在17万以上。
在此基础上,瑶光希望能解决用户的需求痛点,进而重新定义15到20万的SUV市场,用官方的描述就是,“比肩豪华,媲美合资,引领自主高端”,20万元能达到40万元的体验。
在产品开发之始,瑶光便是对标40万合资豪华SUV来做设计,在此基础之上,瑶光还提供“越级”的实力。最终呈现给外界的,就是一款完全不同以往的车型。
比如外观,明显能感觉到设计比奇瑞系之前的产品好看了很多;比如落地8155芯片,全车大概能操控400多项功能;再比如说副驾的电动腿托、后排座椅的电动调节、独立新风系统,不是所有40万级别的豪华车都会配备;以及CDC电磁悬架、飞鱼超感底盘的应用,整车舒适型得到大幅度提升。
动力操控、舒适性、智能化、颜值方面,全方位支撑了瑶光产品力。其实,这也是自主品牌近年来一直走的“质价比”路线,通过技术和产品力的提升,以更优惠的价格,去挖掘合资豪华品牌的用户,逐渐掌握主流家用车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
据了解,瑶光自去年12月27日开启盲订、1月30日开启预售以来,不到两个月盲订12900台,大定5118台。这个数据创造了整个星途品牌的新速度。
而且,从用户画像来看,瑶光的用户涌现出大量高知用户群体、城市轻中产阶层购车人群,有10%-15%的用户来自于传统豪华品牌BBA的用户转化。这说明,瑶光得到高阶消费用户的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瑶光的正式售价(15.28-20.28万元)比盲订预售低了近2万,当前汽车市场激烈的价格战或是因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奇瑞集团对星途的支持。
黄招根表示,瑶光上市定价的成本压力也很大,好在集团给了非常大的支持,我们暂时没有盈利压力。对于瑶光,目前,量的突破是排在第一位的,只有把销量提起来,才有规模效应,才能提升品牌实力。另外,星途的海外销量占了近一半,也是品牌一个重要的利润来源。
对于销量目标,黄招根定下了不小的目标:“希望今年瑶光在上市之后,能够做到月销5000台。因为在这个季节都能到5000台,所以对于这款车我们充满了期待。随着星途整体销量的增长,随着旺季的到来,随着网络渠道的快速建设,我希望在年底有一个月能做到10000台。”
营销和渠道,做“有温度的科技潮男”
之前,为了凸显高端,星途选择与奇瑞分网销售,导致星途的渠道建设缓慢,三年才拥有200家经销商。
意识到渠道上的短板后,星途通过“双网共修”解决服务网点不足的问题。“星途当前网络集中在1、2、3线市场,在没有星途服务网点的地方,我们开通了一些奇瑞的服务网点,便于服务消费者。”黄招根透露,目前星途服务网点已经突破了500家,基本上覆盖中国所有的城市。
随着网点的铺开,星途自己的4S店配置也在全面提升。据了解,星途今年规划70%以上的4S店都要升级为大型店,不管是地段还是环境,都要让硬件和高端品牌定位形象相匹配。
此外,在车主服务星途也更加细节化。比如,以前是终身保养,现在是终身质保;星途在去年推出了行业独创的“品质午餐”,车主可以享受“2人50元,1人38元”的午餐优惠,都由厂家付款,“在招待车主这方面我们一年大概要付1000万。”
星途还把自动洗车提上日程,“洗车难是一个痛点,我们准备给星途配备自动洗车站,全国500个站,1个洗车机10万块,500个站就是5000万。”
可以看见的是,星途对售前到售后的全流程进行升级,践行的还是以用户为核心,扎扎实实把基础工作做好的“长期主义精神”,这与整个奇瑞集团踏实的基因分不开。
在黄招根看来,只有在软硬件方面日积月累不断投入,才能形成高端的体系,这个过程考验的是长期主义精神,考验的是持续的投入和坚持。
在营销层面,星途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在外界看来,星途乃至整个奇瑞集团是属于技术范、比较低调、不大会讲故事的形象。
不过,在瑶光这款车的传播上,星途罕见地采用了“一打七”和“40万级智慧轻奢旗舰SUV”这种比较偏高调,或者说具备一定指向性的营销策略。
“一打七”活动,即把瑶光和7款40万级别的豪华合资车型放在一起比较,包括保时捷Macan、奔驰GLC、宝马X3、奥迪Q5L、本田CR-V、丰田RAV4和途观L。在星途的每个终端4S店,消费者都可以现场体验这些车型,亲自体会瑶光的产品力是否称得上“40万级别”。
对于之后的营销,范星表示,星途之后的传播会更加具象化,更具温度,打造成“有温度的科技潮男”这样一个人设。
这与星途的目标用户分不开,“城市轻中产”群体。如果简单描绘这群人的特点,基本上是30岁到40岁之间,家庭收入在20万到30万之间,对科技产品新兴事物有着比较好的基础能力,同时能接受中国国潮的崛起,希望给家庭带来更高品质,享受更好的生活。
新能源布局
行业整体向电动化转型是大趋势,当前每个企业都在布局新能源。
星途目前的产品规划是4+3+2,既有燃油,也有混动和纯电。4款燃油车是追风、凌云、揽月和瑶光,3款三款混动车型是追风ET-i,揽月PHEV和瑶光PHEV,2款电动车型为E03和E0Y。
随着瑶光的正式上市,星途在燃油车领域的布局已经完毕;追风ET-i去年已经推出,近期会焕新为2.5代;接下来,揽月、追风、凌云都会做陆续的变化,下半年会陆续推出插混和混电车型;纯电E03、E0Y将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推出市场;还有一款E0M在做产品定义。
如果按照这个节奏来分析,今年绝对是星途“爆发”的一年,也是奇瑞集团高端新能源产品加速的一年,而且是多种动力形式共同发展。
关于星途的产品架构和技术路线布局,黄招根表示,每个领域新能源转型模式和速度是不一样的,这跟自己的节奏、底子、车型有很大的关系,可能有些企业跑得一些,有些企业跑得慢一些,但整体大方向是往新能源转型。奇瑞25年造车的技术经验,将成为星途全赛道运营的底气所在。
“瑶光是今年星途打头的第一款产品,是星途2.0的首款产品,从瑶光开始,今年是星途高端再进阶的一年。”
网址:星途瑶光再战高端局 http://mxgxt.com/news/view/1079704
相关内容
星途瑶光再战高端局首批瑶光正式“扬帆出海”,星途全球化战略再上新台阶
《星途瑶光C
礼遇再加码,星途瑶光C
星途瑶光发动机是哪产的
首搭雪豹四驱系统,星途瑶光C
“让价格再卷一会”,星途瑶光C
星途瑶光起步
“暗淡”的星途,耽误了奇瑞的高端梦!
不信瑶,不传瑶,为何瑶在高端局争议如此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