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我市特色旅游食品研究开发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5-05-09 08:23

一、我市旅游食品行业发展现状

遵义是贵州省旅游大市,自然景观、文化资源丰富,拥有众多国家级风景名胜,同时,遵义美食资源非常丰富,随着近年来贵州对于旅游食品、文化旅游业的重视和发展,遵义市特色旅游食品行业得以进一步发展,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是食药两用食品原料资源丰富。遵义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赤水金钗石斛(10万亩,种植面积和产量已占全国90%以上)、绥阳金银花(16.27万亩)、正安白芨(4万亩)、道真玄参、道真洛党参、播州杜仲、习水红稗等,这些地区特色食品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味觉享受,而且作为药材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二是地区特色美食众多。虾子羊肉粉、播州乌江鱼、糟辣鱼、盐菜扣肉、八大碗、酸鲊鱼、合马羊肉、仁怀三把鸡、剔骨鸭、娄山黄焖鸡等都深得群众喜爱。三是特色农产品与加工品。虾子辣椒、白酒、凤冈锌硒茶、茅贡米、桐梓方竹笋、道真灰豆腐果等较为有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品单一、缺乏创新。目前遵义市场上销售的遵义特产,旅游食品种类、做法大同小异,游客往往来过一次后,再没购买特产的兴趣。原因在于没有推陈出新,没有新型产品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便于携带和保存的小吃品种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游客携带礼品馈赠亲友的需求。

二是文化内涵缺乏。当游客在享受地方特色美食时,更希望通过饮食了解当地文化,人文风情。但是在遵义享受特色美食美景时,却往往感受不到遵义的文化韵味,风土人情。当地的饮食文化没有更好的和遵义传统历史文化结合,使游客进一步地了解遵义特色食品内涵。

三是特色产品多,精深加工欠缺。遵义拥有丰富的亚热带水果资源,湄潭无花果、道真猕猴桃、余庆红金橘、正安野木瓜等,除个别产品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其他均以销售鲜果为主,水果季节性比较强,货架期相对比较短,从而降低了优质果率及市场竞争力。遵义市境内水域面积超过1.4万km2,主要以养殖为主,然而有关水产品的深加工却极为稀少,捕获的水产往往被不远千里送往临近甚至是其他省份生产加工,在遵义特色食品中,深加工的水产品于市场流通还是一片空白。

四是经营模式落后。目前遵义的大部分特色美食还停留在大排档、路边摊的层次上,很难保障食品的安全性。而如今全国很多规模化经营的旅游城市更能够提供体贴入微的人性化服务,游客能在异乡感到宾至如归的感觉。面向大众的遵义餐饮店往往服务不周到,粗心大意,饮食服务从业者缺乏细致周到的服务精神,部分游客抱着品味遵义特色食品的目的往往却不尽人意。要发展我市的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旅游经济,这些落后的餐饮经营模式必须改变。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遵义特色旅游食品发展的对策

(一)强化特色旅游食品的创意开发与生产

1.创新遵义特色旅游食品的形式。从目前来看,遵义特色旅游食品基本以街头小吃为主,应该着重开发新型便携即食旅游食品,满足游客返程携带的需求;同时,还可以本地特色原材料为核心,生产新型、方便食品,各类花果饮品等,提升游客的关注度,带动旅游食品的销量。

2.遵义特色水果品牌化。遵义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水果资源丰富。而能否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至关重要的是要实施品牌战略,在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品牌意识,在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产后加工、售后服务等方面入手,努力培植品牌,充分发挥出品牌效应,在遵义市构建“名、优、特、新、稀”水果产业带,加深国民对遵义特色水果的认知度,加大遵义水果的品牌效应。

3.功能性食品的研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安全、健康已经成为了食品开发的主题,研究食物功能性成分、开发功能性食品已成为国内外食品研究的热点,国外更是将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作为新世纪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课题,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但是在遵义,功能性食品尚处于研究和开发的空白。而遵义拥有较多的药食两用的食材,因此需要大力研究特色农产品和水果的功能因子,开发功能性食品,特别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开发,将填补遵义市该产品的空白。

4.水产食品的开发。遵义市境内具有污染少面积广的水域,产有丰富的水产品。把占主要比重的捕捞水产品作为精深加工的重点对象,应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诸如旅游休闲食品、浓缩鱼蛋白、超市食品、鱼油等高附加值产品,努力解决低值水产品的增值加工和销路问题,使水产品加工乃至整个渔业产业的效益翻番。大力开发特色遵义水产品,既能丰富遵义特色食品的种类,又填补遵义特色食品水产食品这一空白。

5.遵义特色食品与历史文化相结合。遵义具有悠久的特色文化历史,其内涵相当丰富,将遵义特色历史文化与遵义特色食品结合起来,讲述每一个特色食品背后的创作故事,古代的历史名人与遵义特色食品间的渊源,使得游客在品尝遵义特色食品的同时,品味到遵义的特色历史文化。同时从遵义地域体系中提取文化元素用于食品设计,从而确保旅游食品包装的文化性、审美性和趣味性。

6.深加工类包装熟食的研究。遵义特色食品诸如“羊肉粉”、“黄焖鸡”、“马临羊肉”、“冷水鱼”等等,要求新鲜加工,现做现吃,游客在品尝完这些特色食品后,却无法达到携带回乡馈赠亲友的要求。因此,即食性的遵义特色食品的开发迫在眉睫,在保留食品的原有风味的条件下,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便能品尝到正宗的遵义特色风味食品,既提高遵义特色菜肴的知名度,又加快遵义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二)运用多种媒介打造旅游食品宣传网络

1.积极运用传统线下渠道来强化旅游食品宣传。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一方面,应以传统文化节、美食节、旅游节为契机,开展多元化的线下旅游食品推介活动,借助于满减、打折、套盒促销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关注并产生消费;另一方面,整体规模太小,影响力有限,应该从遵义市全盘考虑,统筹协调,办成遵义特色美食活动,打造富有文化气息的老街景区,借助于电视广播、新闻报纸等传统媒体来进行宣传,吸引更多旅游爱好者和美食爱好者前来关注,从而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2.借助于新媒体手段及网络建设来增强旅游食品的宣传。首先,积极运用网络社交平台,对遵义特色旅游食品文化进行传播和推送,让全国更多的游客通过网络对遵义特色旅游食品文化进行充分了解;

其次,充分运用明星带货、打造网红线上网店、直播等方式进行线上营销与宣传,吸引游客线上下单与购买,这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旅游食品的现实影响力。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背景下,只有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多种媒介的联动作用,才能够真正打造立体式的旅游食品宣传网络,这是打造地域旅游食品品牌的关键,也是构建完整产业链的重要内容。

(三)增加技术投入,提升旅游食品产业竞争力

1.加强技术投入,提升遵义旅游食品龙头企业的技术研发力度。比如食品风味保持技术、保鲜技术、包装技术、自建冷链系统及即食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等,通过不断提升技术实力来更好地保证旅游食品的行业竞争力

2.鼓励产学研合作。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动旅游食品的开发和转化,同时引入观光农业园,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农业观光和食品加工于一体的产业园,这样一方面可以为游客提供真实化的田园观赏场景,使之在游赏过程中增长见识并感受到心理放松,另一方面,游客还能够亲身观摩旅游食品的制作过程,这无疑能够大大提升游客对于旅游食品的购买欲望。第三,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技术引领作用,推进遵义旅游食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技术迭新,从而打造完善的食品技术链,实现特色旅游食品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四)积极打造特色旅游食品体验式消费场景

1.打造富有文化体验场景的特色美食聚集区,通过发挥集群优势来扩大美食街区规模。“红军街”成为遵义市业界出色的代表,巧妙地将遵义传统文化景点与美食相结合,形成了“一巷一主题、一院一景”形态与业态融合布局,构成独特的街、巷、院,塑造主题街区,打造了个性化的小资情调美食聚集区,吸引了众多年轻游客的关注,成为外来游客的网红打卡胜地。

2.构建多种不同文化主题的街区消费场景,有效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可以分设“即食美食”、“鲜榨美食”、“土特产主题”、“酒吧主题”等多类主题的旅游美食消费场景,一方面可以让游客深刻感受到遵义独特的市井文化,另一方面还可以让游客从中享受到舌尖上的盛宴。

3.积极打造网红旅游基地,并强化地域特色旅游美食品牌建设。借鉴成都“鬼饮食”文化就是鲜明的代表,“鬼饮食”特指晚上10点之后出现在街头巷尾的美食的统称,其本质是一种城市“夜生活”,通过“鬼饮食”文化的打造,不仅促进了城市经济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在较大程度上增强了城市的文化情怀,成为更多游客所追逐的对象。因此,应立足当地特色,打造多样化的旅游美食文化场景,从而有效地助力旅游食品产业的成熟发展。

4.以游客需求为出发点实现旅游食品DIY个性化定制。根据游客需求实现礼盒混搭,并为之提供多种包装或制作体验的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强化游客对遵义美食的了解,使之充分感受到遵义旅游美食文化的特色,提升旅游体验感。

网址:关于加强我市特色旅游食品研究开发的建议 http://mxgxt.com/news/view/1075885

相关内容

关于加强我市特色旅游食品研究开发的建议
以大熊猫IP为核心的文旅城市规划研究——基于成都市成华区特色景点实地调研
毛平在先锋食品特色产业园开发建设专题会上强调:高标准打造重庆特色食品产业园
厦门很多饮食特色反映出闽南文化,推动厦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常州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文旅休闲明星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中国文化旅游演艺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文化和旅游部举行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授牌仪式
明星效应对目的地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
人民文旅研究院发布《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文旅传播影响力报告》
成立研究院欲破大单品难打造痛点,紫燕食品加速“自我革命”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