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BA公司化元年之后,姚明治下的联赛管理者们推出这份《规定》步子迈的不可谓不大,如果真的可以高质量的执行下去,对CBA联赛未来发展轨迹影响是巨大的。
对于CBA公司,俱乐部,球员来说,《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球员注册以及转会规定》分别有着不同的意义。说这是一份“里程碑”式的文件,并不为过。
CBA这份《规定》一出台,就会有很多人拿着这些细则和NBA做对比。实际上现阶段我们的很多制度不完善,简单粗暴的和NBA横向对比,并不科学。就像是盖房子,我们的基础架构都存在很多地方不完善,还在修补,这个时候你把他跟旁边一栋装修豪华的别墅相比较,得出的结论一定是哪哪都是问题。
所以,我们只能就事论事的来说,新出台的这份《规定》是不是符合现阶段CBA的发展需要,是不是能够引导我们的联赛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简单一点来说,是不是对症下药。
CBA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在管办分离没有实行之前,是篮协和俱乐部之间的话语权和利益之争,CBA公司成立之后,以往作为联赛管理者角色的这一群人和俱乐部之间的关系就发生了扭转。现在的CBA公司所有的股东来自于各个俱乐部,CBA公司管理层面也是代表着俱乐部的利益,无论是出台政策还是规定,都是以维护俱乐部的利益为前提,这点无可厚非。而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就变成了俱乐部和球员之间话语权和利益之争。
很显然,双方的实力不在一个档次上,是大腿和胳膊的区别。CBA没有一个实质意义上的工会,在涉及到球员利益相关的规则出台之前,是否有球员组织参与其中?是否征求过大多数球员的意见?
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这份《规定》涉及到的利益主体主要就是俱乐部和球员之间,在这种实力不对等的情况下,出台这种《规定》,很明显是在最大限度的保护俱乐部的利益。
当然了,在任何游戏中,“规则”的制定都不可能让参与的各方都满意,想要各方利益平衡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握有主动权的一方拿着切蛋糕的刀柄。所以,《规定》出台有争议是正常的。
但是,要想让联赛健康稳定发展,一定是要最大限度的兼顾各方利益,切蛋糕的刀不能下手太偏,否则一定会适得其反。为了短期的利益,而让刚刚开启的联赛职业化之路毁于一旦。
但愿这份改革新政只是一次投石问路,真正实施起来会有更科学,更符合职业篮球发展规律的细则出台。而不要“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