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江南从辉煌走向落寞,仅仅用了15年,张兰白手起家做错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5-05-09 06:13

餐饮行业中海底捞还不算最好,服务也未必是一流,不过,它无疑是资本市场上混得最风生水起的公司。海底捞2775亿港元的市值,可谓羡煞旁人,更成为其他餐饮企业竞相效仿的目标,而且在全国各地,有这样一家公司,过去还被寄予厚望,成了又一条海底捞。

这生意是俏江南,它的缔造者张兰堪称传奇人物,十多年来,由洗碗妹逆袭成为价值25亿的成功企业家,还率先把饭店开到了北京国贸。又因张兰,其子汪小菲,更有“京城四少”之首的美誉。

在张兰看来,俏江南应当是像海底捞那样,凭借优质的服务,抢占高端餐饮市场,再向市场进军。但很明显,张兰的资本市场运作能力并没有海底捞张勇那么强,最后俏江南非但未能如愿面市,身为创始人,张兰更遭横扫,现在竟然走网红路线。

在国外工作,洗盘子挣了2万美元

张兰被誉为“传奇女子”,不是别人无脑地追着她。因为她身上有很多人未曾遇到过的东西——在创业中坚持、在逆境里奋起......她是个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位成功的女性企业家。1987年张兰从北京工商大学毕业,毕业两年了,张兰与同时期的妇女有着近乎一致的生活轨迹,从上班,结婚生子,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尽管人生不会因为钱而烦恼,但张兰仍然对财富充满了向往。所以她选择到国外远赴加拿大旅游。

虽有大学学历,但出国打工并非易事,张兰第一次上班,就是去饭店洗菜,并且工作的地方不止一家,用张兰本人的话说,那时尽管干得并不体面,但每天可以在国内挣1个月薪水,也是这样,她才能在恶劣的条件下坚持住。

在加拿大的两年时间里,张兰总算实现了当初的理想,省吃俭用,返乡经商。于是她就把全部精力放在开餐馆上。那一年张兰34岁,存款两万美元,由于在加拿大,它还常常与饭店打交道,因此,她差不多把全部积蓄花在了创建“阿兰酒家”上,该饭店即俏江南前身。

归国创业后把饭店开到了北京国贸

不得不说经营餐馆的张兰也算是个好手,通过改造与推广,仅仅过了两年多,阿兰酒家在当时一天营业额最多可以达到50万元,目前,张勇海底捞尚未开张,张兰早就萌生把饭馆打造成一个品牌推向全国。

尽管饭馆经营川菜,但张兰更钟情于小桥流水般的江南风光。“我不懂什么叫'摇身一变',就是感觉到一种变化,感觉到一种生活状态。”2000年6月,阿兰酒家“摇身一变”就成了俏江南。张兰最与众不同的一点,即敢于思考,敢于行动,“改名”之后,她首先要干的事情是把俏江南开到北京国贸,在这个寸土寸金之地,从事餐饮,她算是第一个了。

至2009年俏江南已具雏形,张兰还是第一次荣登胡润餐饮富豪榜的,以25亿元的成绩荣登中式餐饮企业家榜首,更有张兰声称,将在国内开500多家门店。在她看来,在这个时代,做品牌,做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当俏江南开发起来,张兰还正在寻找一条上市之路,但正是她的雄心壮志,使它几年来的心血化为灰烬。

冲击上市的结果却是一扫而光

为能冲击上市,张兰介绍鼎晖资本投资2亿元,并承诺4年内完成上市,但是不管是A股市场,还是港股,俏江南上市方案均双碰壁,就如同罗永浩一样,张兰与鼎晖资本签订了对赌协议,挂牌失败,只能拿出4亿元回购股份,最后为凑够回购款,张兰只好卖掉了他72%的股票。

之后,因餐饮市场格局发生了改变,俏江南股权几度易主,张兰同样受到排挤,在2015年7月份,俏江南集团向社会宣布,张兰不再担任俏江南任何职务。之后甚至因债务问题而和人们对簿公堂,并出于对法庭的藐视,曾面临入狱的量刑。让人始料不及,在短视频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张兰一边不断开创事业,和很多人一样,选择走网红之路。

不久前,张兰晒出一段她正在亲自收桌的录像,但遭到大家的吐槽,收菜半天也没收上来多少,倒是使用过很多清洁纸巾,十足是一段摆拍视频。在过去的几年里,短视频已经成为互联网用户最喜欢的应用之一。而且现在张兰短视频账号的粉丝只有40万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不如在同一平台之下,罗永浩球迷们的零。这不禁引起笔者对“网红”这一群体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在流量为王,短视频平台确实让很多人赚足了眼球,但张兰想要凭此再一次成就之前的辉煌,也许任重道远。

网址:俏江南从辉煌走向落寞,仅仅用了15年,张兰白手起家做错了什么? http://mxgxt.com/news/view/1073822

相关内容

短短十五年,俏江南从辉煌到落寞,白手起家的张兰,经历了什么?
张兰怎么失去俏江南的
张兰是如何失去了俏江南的控制权的
俏江南张兰还有钱吗 俏江南张兰的男人
又有一名艺人与唐人解约!唐人影视从辉煌到落寞,到底经历了什么
“商业女王”张兰一手建立俏江南,最高身价25亿,如今怎样了?
汪小菲的母亲张兰称被资本算计:他们拿走了俏江南,还想让我粉身碎骨
直播间卖酸辣粉的张兰,怎么就被大S瞧不起了?
张兰:CVC和俏江南没有对赌协议,曾被律师警告“家破人亡”
俏江南创始人张兰为何屡次被资本算计?从引入股权投资开始就输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