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假期,浙江嘉兴的“胖都来”大卖场在一些过气明星的祝贺声中盛大开业,吸引了大量关注。起初,这个名为“胖都来”的商场靠着打擦边球、山寨式的宣传方式迅速蹭热度,尽管不断遭遇网友的吐槽和质疑,但它依然按计划举行开业活动和直播,并且在商场门口挂上了大量明星祝福的横幅,场面看上去颇为热闹。
细看这些明星,虽然大多不是当红人物,但还是有几位名气较大的演员参与其中。例如,老戏骨丁勇岱、实力演员叶璇、以及曾在央视主持节目的刘仪伟等,都出现在了祝贺阵容中,阵容看起来十分强大,吸引了不少人关注。
然而,随着5月2日的到来,胖都来却收到了一封来自于东来的律师函,商场随即撤下了所有明星祝福的横幅。赵亮等几位演员迅速发表声明,表明自己并未收到商场任何报酬,也不了解自己的视频会被用作宣传,急忙与商场撇清关系。这些声明显得相当难以信服,尤其是赵亮等人表示对视频发布毫不知情。考虑到商场邀请他们录制视频并发布的明显目的,宣称不知道自己的视频会被利用似乎有些牵强。
叶璇也曾亲自到现场站台,但她同样迅速关闭了评论区,试图避免更多麻烦。不得不说,这些明星和他们的经纪人实在过于疏忽,胖都来的名字本身就透露出其蹭热度的意图,为何这些人不在接代言之前做足调查,避免落入这样的陷阱呢?在商业运作中,明星代言和企业选择代言人之间本应是一个理智、慎重的过程,可惜一些明星和他们的公司似乎只看重短期的经济利益。
伴随着这一波风波,胖都来商场的热度迅速降温。甚至有网友表示,经过胖都来商场时,门口冷冷清清,几乎没有顾客。商场内部的场面更是惨淡,与其名字的热闹截然不同,和于东来的商场形成鲜明对比。网友们不禁调侃道:“我准备注册个阿里妈妈”,“也许我也可以注册个‘哇哈哈’?”“开个发廊,取名‘人民发院’。”这些调侃虽然带有讽刺,但也不无道理。
然而,事件背后反映出一个社会现象——即使是像于东来这样创造了一个现象级企业的企业家,在面对法律边缘的灰色地带时,也显得如此无力和无助。从前段时间的“柴怼怼事件”到“红内裤事件”,再到如今的“胖都来”事件,这些情况让人深感社会上有不少人试图通过碰瓷企业来谋取短期的热度和关注。这些人从胖东来等知名企业上“碰瓷”,输的没有什么损失,赢了则能借机提升自己的名气,简直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对于这些企业家而言,即便使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但一旦发生这样的事件,企业的尊严和声誉早已受到损害。无论是胜诉还是败诉,最大的赢家仍是那些碰瓷者,因为他们已经从过程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流量和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事件的主角之一,胖都来的老板和上次因造谣而被封禁的网红“柴怼怼”均来自浙江。这让人不禁思考,浙江明明有着更有利的商业环境和渠道优势,但却选择用这样的手段来碰瓷河南的胖东来,这种低级的方式,的确让不少辛苦做生意的浙商感到羞耻。
就在最近,于东来删除了抖音账号上的所有视频,并将账号设置为私密,这样的举动显得他深感痛心和无奈。结合他之前发布的声明来看,这一事件显然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于企业家而言,投机取巧的方式绝不可取,胖东来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名字的巧妙,而是因为其本身的质量与创新。而“蹭热度”的企业往往无法维持长久。
那么,胖都来这件事会如何收场呢?胖都来是否会更改名字?于东来能否捍卫自己的权益?这些问题仍然有待观察,未来的走向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