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电影观众选片更看重演员而不是导演?

发布时间:2025-05-08 09:59

观众看电影,有很多因素。口碑很好互相相传,因为某个演员,或者电影故事等。

那么绝大多数观众在选片的时候,更多的是看演员,而不是导演。

当然也有一些观众是因为导演去的,比如吴京、姜文、徐静蕾、黄渤等,这几位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既是导演也是演员,在台前,也在幕后。

这个现象其实也不奇怪,毕竟我们大多数人看影片,更多的是娱乐,而不是研究。

演员台前,导演在幕后

一部电影作品,演员是直观的。演员们通过表演,才把故事剧情呈现出现了,才树立出了一个个经典的荧幕形象。

那么,电影里的演员就显得很重要了。好的演员,才能把影片中的人物饰演得更到位,表现力也就更强了。

相反,演员的演技不怎么样的话,观众就不会买单了。电影的时长比较短,在短短的2个小时左右,演技不精湛的话,那就不能表现出内容了。

其实整个电影的操作者就是导演,但是他们身居幕后,很少在台前。故而,观众们对导演也不是那么了解。

因此,观众们在选择影片的时候,更倾向于演员,而不是导演。

演员自带流量,所以电影在做宣传的时候,重点在演员

演员本身具有光环效应,也有自己的粉丝。所以,电影前期在宣传的时候,演员们都会跟着站台,或者出席活动,号召大家去观看影片。

有时候也会在上映前期,让摄制组上娱乐节目。这个时候,导演可能也会参见,但一般都只是有所介绍,更多的是演员在参与互动。

许多电影才刚开始筹备,就会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宣传的时候出的海报大概就是演员们照片。

部分电影甚至会在前期不遗余力的宣传主演,让电影的演员阵容显得很豪华,吸引观众们的关注度。

有了关注度,那么电影才能热起来,热起来了以后,电影上映的时候,才会有更好的票房收益。

所以,影片在宣传的时候,就在引导观众注意演员,而不是导演。

影响力和出镜率的对比,演员比导演高出许多

演员们会演很多影视作品,而导演一生能拍多少作品呢?

产出比来讲,演员是导演的好几倍。这样一来,演员们的凝聚粉丝的能力就会高很多,因为演员们被大众所熟知。

比如周迅,演过《画皮》,也演过《李米的猜想》,还演过《撒娇的女人最好命》,请问这几部作品的导演是谁呢?

估计看电影作品,很多应该都知道周迅演过。因为她饰演的影片多,出镜率高,影响力也大。以上三部作品的导演分别是陈嘉上、曹保平、彭浩翔,很陌生吧!

《后来的我们》导演是刘若英,《相爱相亲》的导演是张艾嘉,《一出好戏》的导演是黄渤,《邪不压正》的导演是姜文,《战狼2》的导演是吴京,这些大家应该熟悉很多。

因为这些导演身上都不止导演这一个标签,还有演员!

当然了,像张艺谋、陈凯歌、王家卫、李安、徐克等这样的 知名导演,观众会知道得多一些。

否则的话,产出又不高,也没有出镜率,身处幕后,多少人知道呢?

那么,观众选影片首选演员而不是导演,其实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罢了。

话说回来,我们能够在荧幕看见那么精彩的画面,从音响里听见动听的音乐,看完影片后得到了放松,还能思考自己的人生。

这些,感谢演员们的精彩的表演,更是要感谢在幕后的导演!因为这些导演,才让观众们可以坐在电影院里享受着视听盛宴。

网址:为什么中国电影观众选片更看重演员而不是导演? http://mxgxt.com/news/view/1054392

相关内容

选角导演眼中的中国影视:演员很多,合适的太少
演员与导演谁更重要——中国电影票房明星效应的实证研究 .pdf
中国演员片酬排行,为什么电影的片酬和电视剧相差这么多?
陈凯歌畅谈什么是演员 称电影是导演的艺术
直击上影节丨监制、制片人、选角导演和副导演到底有什么区别?
巩俐主演的电影《中国女排》为什么巩俐扮演郎平?而不是她自己
电视圈演员发力电影圈 观众是否愿意为偶像买单?
为什么观众不再“催”演员转型了?
有垃圾观众才有垃圾电影?冯小刚向观众和演员开炮
从新导演们的第二部片子,浅看中国电影的未来方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