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腕预测CPI屡屡走眼 市场分析娱乐业化(图)——中新网

发布时间:2025-05-08 01:50

  最新的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的CPI增速已经达到了5.1%的高位,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国际警戒线。CPI从负到正,进而上行到如今的位置,不但出乎大众意料,甚至连很多财经圈的重量级人物都看走了眼。记者不完全统计了今年三四季度以来一些经济学家对于CPI的预测,发现不少事后看来有点囧的预测。

  不少券商对2010年行情看走眼的例子亦是数不胜数。“证券分析的本质是娱乐业。”北京某国内顶级券商研究所的总监曾对南都记者这样开玩笑地说。广东一位券商研发中心总经理更是坦言:年度预测其实就是券商每到年度都不得不做的一项游戏。

  测不准的CPI

  回顾一下本轮CPI上涨的全过程,你会发现很多专家在此过程中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借用一句当下网络上很流行的一句话:“神马预测都是浮云。”

  5月12日,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研究报告表示,预计CPI二季度末或至全年高点。6月11日,交通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国内CPI将在6、7月份达到年内高点之后开始回落。建设银行的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超过5%的可能性不大。

  几乎同时,兴业证券研发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认为,5月份CPI涨幅略高于3%,但已是强弩之末,预计7月见顶时不会超过4%。7月23日,摩根大通中国投资银行副主席龚方雄表示,随着CPI(消费者物价指数)近两个月将见顶,股市亦将见底。

  8月初,高盛高华经济学家宋宇认为,随着洪灾逐渐退却,预计CPI环比和同比增速将在未来几个月内下降。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期三季度后CPI、PPI将见顶回落。“下半年物价回落总体温和,幅度有限。”

  齐鲁证券高级宏观策略分析师预计,7月份将是通胀的高点,预计下半年的通胀水平将在3%左右。

  9月4日,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预计8月份CPI将见顶,同比增长3.4%,随后几个月CPI将逐渐回落。11日,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报告认为物价趋势性拐点正在到来,未来通胀压力将趋于缓解,CPI即将见顶平缓回落。

  10月11日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CPI通胀可能在9-10月见顶于3.6%~3.8%。21日,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原副代表、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表示,如无特殊情况的话,CPI将在10月份见顶,从11月开始慢慢下降。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同时认为,加息有助于控制通胀预期,加上高基数效应,CPI很可能将于10月见顶回稳。

  事实上,除了6月份CPI增速环比下降之外,其他月份中CPI增速基本都高过前一月份,11月份CPI的增速更是远超业内预期。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称“由于经济增长持续减速、货币增速回落至正常水平等因素,CPI最终将在11月份之后下落”。

  高盛亚洲执行董事及资深经济学家乔虹也开始认为中国CPI见顶或在10月到11月间。乔虹称自己原来想法是应该在8-9月份之间CPI见顶,但显然没有。

  预测的本质是什么

  不只是专家的个人观点,回头来看,不少集合众人之力分析市场的券商同样会错得离谱。

  券商看错的例子数不胜数,就拿去年的年度预测来说,有好事者统计了20多家大型券商对于今年沪指点位的预测,当时多达八成把今年沪指的高点定在4000点上方,但事实上远没达到。

  2007年年底,国内各大券商认为2008年沪指将站上8000点的比比皆是,甚至有券商认为会站上10000点,而市场实际的走势是,沪指在2008年一路狂跌,当年10月份跌至1664点。

  “证券分析的本质是娱乐业。”北京某国内顶级券商研究所的总监曾经对南都记者说过这样自嘲的话。广东一位券商研发中心总经理更是坦言:年度预测其实就是券商每到年度都不得不做的一项游戏。

  从理论上讲,预测本身是件很难的事情。某财经杂志主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没有人比统帅对战争的敌我内幕更了解的,但他照样会错判。市场的变化都是战场指挥员临场决定加上战场较量的结果,而且命令也会随时修正,即使没修正的话对方也未必会配合你。”

  另外一个接近机构的人士也坦言,很多机构的预测无视未来的变量,在前提预期不改变的情况之下就敢于下结论。“我们每年底给各券商和分析师发奖状,获奖的人里面都会有一批瞎蒙的。”

  不过,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思考:虽然大家都知道专家的预测也不是完全靠谱,但为什么都会关注这些言论呢?一位私募人士向南都记者表示,包括他自己在内,身边的不少散户或者资金量颇大的投资者也都会参加券商的策略会,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副总经理秦红对于这种心态有番高论:投资者关注机构的分析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最低级的控制欲是回顾性解释,希望在市场涨跌之后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再高一点就是预测,希望能把握住未来的趋势,或者寻找与自己判断相同的支持者。

  但是,在此过程中,投资者能得到的恐怕只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寄望于从专家的口中得知天机这件事本身并不意味着获取到的东西就会有价值。

  “投资归根结底还是要靠独立的思考,同时冷静客观地洞察各方的信息,千万不要轻易被噪音所干扰。”上述主编表示。

  采写:南都记者 刘昊

网址:大腕预测CPI屡屡走眼 市场分析娱乐业化(图)——中新网 http://mxgxt.com/news/view/1047074

相关内容

文化娱乐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粉丝经济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未来趋势预测分析
中国泛娱乐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
2021年中国影视娱乐市场分析报告
文化娱乐行业分析报告
艺人经纪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最新版)
文化娱乐市场数据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中国文化娱乐产业投资现状与未来发展战略分析报告2021新版
中国演艺行业市场全面调研及市场规模预测报告(2022
2025年文化娱乐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