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师视角——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 德育教师功能探析(1)

发布时间:2025-05-07 14:53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是重在指导受众群体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方向、善于职业谋划、寻求职业发展的一门专项科目与互动过程,其讲授者主要是德育教师,其目的是为受众展示一种可欲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经营幸福人生、升华个人素养。而广大的中职生群体的特点之一就是相较其他同龄人而言,他们将更早地进行社会实践,走上工作岗位。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对于中职生教育来说,其意义就格外凸显。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深入,职业生涯规划在近些年的教学实践中的效果愈加提升,特别是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及人才观,顺利地就业、创业,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一、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困境

1.从主体看,德育教师定位不清。德育教师这种角色,带有典型的中国式暧昧与尴尬。一方面,先做人再做事这种观念已经在大多数人那里达成共识,那么学生的道德领域就自然需要一个“牧羊人”的存在,而绝不能任其驰骋、放任自流;另一方面,每一个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人乃至当下的学生都应该认同,我们自身的道德水平并不依赖于学校的教育,况且道德这种事情几千年来的中西圣贤都没有理清,又怎么能指望一个德育教师完成这样的任务呢?这样,德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地位就似乎可有可无,于是在事实上造就了一种悖论:我们毫无疑义地尊重道德,但是至少没有像尊重道德那样去尊重德育教师。

2.从客体看,中职生的德育工作比较艰难。中职生的特点是生理年龄小、心理年龄大;读书能力弱、接受能力强等等。总体而言,中职生的知识结构相对薄弱,而且普遍对读书有抵触心理,这就给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的讲授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学生们都是从“德育轰炸”的童年一路走来,坐到教室里乍一听职业生涯规划以为又是老生常谈,早就哈欠连天、神飞云外了。

3.从内容看,职业生涯规划的教材尚需改进。职业生涯规划的教材在编排上比较中规中矩,一些内容的调整也做到了与时俱进。不过,仍然有些老问题应当得到改进。突出的有两点:一是方法上的,就是复制成功的问题。成功能否复制这样宏大的命题我们暂且不去讨论,但是教材中所谓的成功应该是很难复制的。成功自然需要一些特质,但一定不需要面面俱到。教材中对于成功特质的设计有些过高过多过虚,根本难以达到而且达到了也不会意味着成功,就像一个人的五官分别像五个明星,但组合到一起却未必好看,甚至有可能非常古怪。二是逻辑上的,就是特殊性掩盖了普遍性。教材中的有些内容还没有完全脱离“高大全”式的道德模范,以及发挥英雄名人的激励作用这样的设计思路和逻辑,但这种逻辑经不起简单的演绎就陷入矛盾。例如教师对学生说,华盛顿或者盖茨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如何做事,学生们则完全有理由反问,华盛顿和盖茨像老师这么大的时候一个做了总统,一个做了首富,而您呢?

4.从环境看,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正经受考验。当下的各种媒体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关于社会道德的负面报道,特别是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年轻人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人们对于过去无疑是道德沦丧的行为已经见怪不怪,甚至亦以为然了。更令人担忧的是,高尚需要在一个国度里卑微地活着。南京的两个学生在雨天看见地上的钱包,宁可打着伞在钱包前站等半个小时,也需要报警让警察来捡。各种过街门、撞车门、搀扶门等新词汇映入眼帘。当一个国家对是否搀扶老人、救助弱小还要引发全民讨论甚至由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建议的话,那么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还能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考量呢?而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也在这一环境的拷问下难以提供服人的回答。

网址:职业规划师视角——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 德育教师功能探析(1) http://mxgxt.com/news/view/1036347

相关内容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课件(44页)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第一章认识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总结
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精选17篇)
靳迪老师:艺术类职业生涯规划名师推荐
职业生涯规划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