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戏剧融入教学起源于法国思想家‘卢梭’(j.rousseau,1712-1778)的两个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学习”和“在戏剧实践中学习” 。
后来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j.dewey,1859-1952)实践学习理论的“渐进式教学”和赫兹-麦恩斯(hughes mearns)的创造力(creative power)教学理论等,在欧美国家有了深远影响。
少儿戏剧教育的魅力所在,它不以学习戏剧知识和表演技能为目的,而是运用戏剧的元素设计各种体验渗透到教育中,让身边的每一个地方都成为一个小小“舞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小小“演员”。
通过角色扮演、虚拟情境等戏剧方式,让孩子们在其中学会自信,坚定走好人生每一步;学会控制,独立思考,以更好的状态应对人生每一个挑战。
近些年来,少儿戏剧越来越受到国内家长和孩子的青睐,诸多名人也参与到少儿戏剧教育的宣传队伍中,同时他们也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少儿戏剧教育的重要性。
01余秋雨
余秋雨,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
余秋雨先生曾说:“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机会从小学习表演,将来很难成为有魅力的社会角色,让儿童学习表演,不是要培养文艺爱好者,而是要赋予孩子们一种社会技能 ” 。
02宋庆龄
在40年代的旧中国,宋庆龄不仅关心广大少年儿童的物质生活,也关心她们的精神生活。
1946年,宋庆龄在上海光华大戏院里观看了话剧《升官图》后,特意约见这出戏的导演黄佐临。
同黄祖林的谈话中,她表示希望中国应该有个专门为儿童演出的剧团,并示意她物色适当的人选,把儿童剧团办起来。
她指出,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通过戏剧培养下一代,提高她们的素质,给予她们娱乐、点燃她们的想象力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在这段话里,宋庆龄以精炼的语言表露出她对少儿戏剧功能的理解,宣告了她之所以要创办儿童剧团的宗旨。
宋庆龄对于少儿戏剧的机制有着比较全面和科学的认识,她一向重视少儿戏剧的教育作用。
与此同时,出于对戏剧艺术本质属性的把握和对儿童观众审美心理的谙熟,她又积极为重视少儿戏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并指出儿童剧一定要寓教于乐。
她曾反复强调:儿童剧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寓教育于与娱乐之中。通过为少年儿童所喜爱的艺术形象教育儿童,是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手段。
“我创办儿童艺术剧院,是为了演出儿童剧,通过儿童典型形象感染儿童。使她们有文娱生活并寓教育于文娱之中。”对塑造艺术形象和寓教于乐的重视和强调,是宋庆龄少儿戏剧观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03冯小刚
冯小刚导演曾参加“第二届教育戏剧展演颁奖典礼暨关爱儿童公益晚会”,他透露自己跨界推广戏剧教育的原因和《唐山大地震》中的小演员张子枫和张家骏有关系,同时,他也表示,希望自己6岁的女儿也加入到教育戏剧中去。
此次忙里偷闲推广教育戏剧,他说,他看了台上小朋友的表演,觉得他们的天性得到了解放,张子枫和张家骏通过教育戏剧长大了不少。
冯小刚导演也说,教育戏剧能让儿童更好的面对未来。“每个人一生中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都要投入到角色中。人一生中角色也会不断转换,就像我个人从学生到后来当兵,再到工会干事,进了电视台当美术师,再到当编剧,最后成了导演。小朋友不知道自己一生会成为什么样的角色,我觉得表演可以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生,演好生活中的角色。这次我也当了一回“天使投资人”投资教育戏剧,我觉得这非常有意义。”冯小刚导演说。
冯小刚导演补充说,他女儿今年6岁多,她有时候会有点羞涩不好意思,但她看小演员们的表演时很羡慕,他希望她也能加入到他们中去。
我们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名人接受并推崇少儿戏剧教育,通过少儿戏剧的学习,可以辅助孩子完成从兴趣向专业过度,让孩子多方面感知、发展、尝试、锻炼,同时培养孩子的阳光性格,合作精神,塑造孩子的情商,让他们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师资培训/课程合作加盟/戏剧节展演/考级测评,请联系传媒大学于老师:13146234852同微信)
人生就是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是这个舞台上的一个角色!学习戏剧不仅是学习一项艺术,更是参加一堂人生的必修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