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之争:同仁堂集团控股天津同仁堂,北京同仁堂暂无收购计划
北京同仁堂和天津同仁堂,这两家名字听起来像“亲戚”的企业,最近终于有了个大结局。几十年来,它们的商标之争一直是医药行业的热门话题,甚至还影响了其中一方的上市进程。但现在,北京同仁堂的控股股东——同仁堂集团,突然出手,拿下了天津同仁堂60%的股份。这一操作让人不禁好奇:两家“同仁堂”到底是怎么闹起来的?如今变成“自家人”又会发生什么?背后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事件经过】
要说这两家“同仁堂”,得从它们的名字说起。北京同仁堂可是中药界的老大哥,历史悠久、名声响亮,旗下还有几家上市公司,业务涵盖中药材种植、加工、研发、生产到零售的完整产业链。而天津同仁堂虽然起步晚,但也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成立于1981年,主营业务同样是中成药的研发和销售。名字里都有“同仁堂”,但实际上,这两家并没有血缘关系。
其实,天津同仁堂从一开始就一直被贴上“蹭热度”的标签。北京同仁堂一直认为,天津同仁堂的名字和商标太容易让消费者混淆,甚至有点“模仿”的意思。早在2021年,北京同仁堂的控股股东同仁堂集团就把天津同仁堂告上了法庭,理由是侵犯商标权、不正当竞争,还索赔了5000万元。诉状里同仁堂集团要求天津同仁堂改名字,别再用“同仁堂”三个字。天津同仁堂则反驳说,自己的名字是有历史依据的,早在1994年就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根本不存在“蹭名气”的问题。于是,这场官司就这么拉开了序幕。
说起这场纠纷,同仁堂集团的态度一直很强硬。他们认为,天津同仁堂的存在不仅侵占了自己的品牌权益,还对消费者造成了误导。天津同仁堂在产品包装和宣传中突出“同仁堂”三个字,让人误以为它和北京同仁堂是一家。更重要的是,北京同仁堂发现,这种“混淆”还影响到了天津同仁堂的IPO之路。2021年,天津同仁堂递交了创业板的招股书,但最终还是没能成功上市。业内分析认为,商标纠纷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事情在2024年12月突然迎来了转折。同仁堂集团宣布,他们已经拿下了天津同仁堂60%的股权,成为了后者的控股股东。这个操作让人直呼意外:不是一直在打官司吗?怎么突然变成了“自家人”?根据公告,同仁堂集团的这一举动主要是出于对“同仁堂”品牌的保护,希望通过直接控股来解决商标争议,同时避免同业竞争问题。但对于上市公司北京同仁堂目前并没有直接收购天津同仁堂的计划,原因是担心收购后的整合风险可能会影响财务表现。
尽管如此,同仁堂集团还是做出了承诺,表示会在未来五年内通过股权转让、资产重组等方式,彻底解决两家“同仁堂”之间的业务冲突。换句话说,这桩商标争议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并没有完全结束。
天津同仁堂的经营情况也值得一提。根据公开数据,天津同仁堂的营收主要依赖于几款核心产品,比如肾炎康复片和血府逐瘀胶囊。这些产品的销售收入占到了总营收的八成以上。相比之下,北京同仁堂的业务规模要大得多,仅2024年前三季度就实现了138.2亿元的营收,净利润也超过了13亿元。两者在体量上显然不在一个档次上,这也让人更加好奇,同仁堂集团控股天津同仁堂后,会采取什么样的整合策略。
其实,这场商标之争背后,还有一个复杂的故事。天津同仁堂的控股股东是张彦森夫妇,他们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59%的股权。而天津同仁堂的发展历程并不顺利,几次冲击IPO都以失败告终。尤其是2023年,深交所最终终止了天津同仁堂的发行注册程序,这让其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如今,天津同仁堂被同仁堂集团“收入囊中”,这对张彦森夫妇来说可能是个解脱,但对于北京同仁堂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如何在保护品牌的实现两家企业的协同发展,将是接下来几年里需要面对的问题。而对于消费者“同仁堂”这个名字终于不再是两个“亲戚”抢来抢去的对象了。
12月19日,这则消息一经发布,北京同仁堂的股价应声上涨4%,市值达到了570.5亿元。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市场对这次整合的看好。不过,未来的路怎么走,依然需要时间来检验。
这次北京同仁堂控股天津同仁堂的操作,网友们的评论可谓五花八门,角度也十分丰富。有人觉得这个结果“早晚的事”,也有人对这场旷日持久的商标之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是怎么说的——
有网友直言:“这两家‘同仁堂’的关系早就该理清了,名字都一样,真是看得人一头雾水。现在控股了,算是给消费者一个交代吧。”还有人调侃:“这下好了,以后不会再买错药了,之前买天津同仁堂的产品还以为是北京同仁堂出的。”
也有不少人对北京同仁堂的出手表示支持:“真不愧是中药界的老大哥,能把事情摆平,还能把商标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确实厉害。”不过,也有一些网友觉得天津同仁堂其实挺冤的:“好歹人家也有自己的历史背景,直接说人家蹭热度是不是有点霸道了?商标归商标,但天津同仁堂也算是‘中华老字号’,不至于说模仿吧。”
大家的关注点也不只是商标问题。有人提到:“这两家的业务其实差别挺大的,北京同仁堂规模大、产品多,天津同仁堂就靠那么几款药撑着,真要整合起来,估计也挺费劲。”还有人表示担忧:“别看现在是‘一家人’了,万一真的整合到上市公司里,会不会对北京同仁堂的业绩有影响?别到时候股价上去了,又因为整合失败跌回来了。”
另有一些网友对天津同仁堂的未来表示好奇:“天津同仁堂这几年上市不顺,估计资本市场对它也不太感兴趣了,现在被收了60%的股份,会不会就此放弃单干,彻底变成北京同仁堂的一部分?”但也有人不这么认为:“不一定,天津同仁堂虽然没上市,但它那几款药确实卖得不错,北京同仁堂可能还得靠它赚钱呢。”
还有一部分网友更关注两家药企的经营理念:“希望北京同仁堂能带着天津同仁堂一起把药品质量做好,别整天只想着搞商标、搞上市,最后发展成一堆资本化的空壳公司,那就没意思了。”“对老百姓谁控股谁其实没啥区别,最重要的是药得好、价格别太离谱。”
也有网友对这件事抱着看热闹的态度:“前脚还在打官司,后脚就成一家人,资本的世界果然让人捉摸不透!”“两家药企吵了这么多年,最后还是大哥出手解决问题,真是有点戏剧性。”
甚至还有人调侃:“一场商标之争搞了这么久,结果是北京同仁堂‘买了个弟弟’,这剧情比电视剧还精彩。以后天津同仁堂是不是要改名叫‘北京同仁堂天津分堂’?”
不过,也有网友对这场交易的真正目的提出了自己的猜测:“控股天津同仁堂,更多是为了保护‘同仁堂’这个品牌吧,毕竟北京同仁堂的名气是块金字招牌,肯定不希望被其他企业‘借光’。”还有人认为:“这背后可能还有产业布局的考虑,北京同仁堂想通过控股天津同仁堂,进一步巩固自己在中药市场的地位。”
也不乏一些调皮的评论:“真希望两家能出个联合产品,名字叫‘北京天津同仁堂’,听着就很有气势。”
对于这场商标之争的结局,网友们的态度各不相同,有人支持,也有人吐槽。有的人看中了北京同仁堂的资本手段,有的人则更关心药品质量和消费者利益。无论如何,这次控股的事件确实让行业内外都关注到了“同仁堂”这个百年品牌的未来走向。
各位看官你怎么看的?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
#深度好文计划#
网址:商标之争:同仁堂集团控股天津同仁堂,北京同仁堂暂无收购计划 http://mxgxt.com/news/view/1000091
相关内容
京津“同仁堂”百余年品牌纠纷或告终 同仁堂集团控股天津同仁堂60%股权|速读公告同仁堂系列研究之一:同仁堂股份、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国药有什么关系? $同仁堂(SH600085)$ $同仁堂科技(01666)$ $同仁堂国药(03613)$ #中药板块异军突起,行情能持...
天津达仁堂、乐仁堂、宏仁堂与北京同仁堂的关系是什么? 爱问知识人
面对北京、天津、南京的同仁堂,哪一个才是正宗的?
同仁堂科技投资分析报告2(中药系列3) 股权结构关系首先介绍下同仁堂和 同仁堂科技 之间的关系。 同仁堂科技 是同仁堂600085的子公司,600085持有其4...
同仁堂国药业务构成和与同仁堂的关系 根据2018年 同仁堂国药 转板主板的说明书,里面公布了国药的业务和与同仁堂集团成员的关系,我以我的理解做出如下总结:一...
同仁堂、同仁堂科技与同仁堂国药的关系与比较 A股 同仁堂 港股 同仁堂科技 、 同仁堂国药 同仁堂 :主要产品包括同...
南京同仁堂和北京同仁堂有什么关系?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医养公司扭亏就冲IPO,同仁堂集团为何这样布局?